arch Linux 学习记录
安装archLinux
第一步先制作启动盘
首先制作启动盘 推荐使用使用USBWriter做U盘启动盘,特别轻量。工具提取链接如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HyBrZrkaQUQoSycLxhg7w 提取码: jkml
下载镜像网站建议从arch官网下载
https://www.archlinux.org/download/
第二步 开机进入U盘下的linux系统中
1.开机进入U盘启动
进入系统后界面如下:
2 选择第一个 arch开始加载
3.加载完成进入如下界面
4.检查自己电脑的引导方式
可以列出 efivars 目录以验证启动模式:
ls /sys/firmware/efi/efivars
如果目录不存在,系统可能以 BIOS 或 CSM 模式启动,详见您的主板手册。
如果目录存在。系统就是以UEFI启动。
5.进行网络设置
如果是通过网线连接
dhcpcd
如果是WIFI连接
wifi-menu
ADSL宽带连接
pppoe-setup #配置
systemctl start adsl #连接ADSL
网络连接成功ping 一下baidu 可以ping通则证明没有问题。
然后开始同步时间
执行: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开始设置镜像源
vim /etc/pacman.d/mirrorlist
按下/键,输入China,检索国内镜像源,搜到China的字样后回车,蓝色的光标就会出现在China的下面
然后按下2dd剪切,按下gg回到顶部,按下p粘贴,重复几次将国内镜像源都移动到前边。
然后wq命令保存修改。
6.开始分区(UEFI+GPT)
本次将为sda硬盘重新建立分区表,重新建立分区,数据会全部丢失.请务必将原数据进行备份。(分区方案解读:如果你是以BIOS模式启动,你就无须创建和挂载/boot分区。如果你是以UEFI模式启动,那你就必须创建和挂载/boot分区)
分区方案:
sda1---------------1G------------------------/boot
sda2---------------2G------------------------/swap
sda3---------------200G------------------------/home
sda3---------------200G------------------------/
7. 提供两种分区操作命令(cfdisk 或fdisk)
(1) 使用cfdisk分区
首先使用
lsblk
查看自己要安装的是哪块硬盘
cfdisk /dev/sda
通过左右方向键可以选择下面的选项,选择New然后回车完成分区
特别的选择作为新建的/boot分区,下面的光标移到Type选项
然后选中EFI System回车即可
新建swap分区 也要选择 Type 选中Linux swap然后回车即可
最后进行确认分区
光标移动到write然后回车即可
输入yes回车确认
选中Quit,回车即可退出cfdisk
(2)使用fdisk进行分区
建立GPT分区表
执行:
fdisk /dev/sda
输入:g 建立gpt分区表:
建立分区
输入:n 添加一个分区
回车:
提示让输入开始扇区(使用默认值即可)
让输入结束扇区 ,应该输入:+1G;
建立第二个分区:
输入n;
回车
输入开始扇区: 回车 (默认开始扇区即可)
输入结束扇区:+20G
建立第三个分区:
输入n;
回车
输入开始扇区:回车 (默认开始扇区即可)
输入结束扇区:+200G
建立第四个分区:
输入n;
回车
输入开始扇区:回车 (默认开始扇区即可)
输入结束扇区:直接回车(默认大那个数字)
输入:w 保存并退出;
执行:lsblk 查看分区
8.格式化分区,并挂载
mkfs.fat -F32 /dev/sda1
mkswap /dev/sda2
swapon /dev/sda2
mkfs.ext4 /dev/sda3
mkfs.ext4 /dev/sda4
将/分区挂载到/mnt
mount /dev/sda3 /mnt
/mnt下创建/home文件
mkdir /mnt/home
挂载/home分区
mount /dev/sda4 /mnt/home
/mnt下创建/boot
mkdir /mnt/boot
挂载引导分区
mount /dev/sda1 /mnt/boot
9.开始安装基础软件包
pacstrap /mnt base linux linux-firmware base-devel vi vim nano dhcpcd
10.配置基础系统
配置fstab
执行: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11.切换到新系统
arch-chroot /mnt
12. 设置时区
执行: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hwclock --systohc
13.进行本地语言设置
vim /etc/locale.gen
en_US.UTF-8 UTF-8
zh_CN.UTF-8 UTF-8
接着执行 locale-gen 以生成 locale 讯息:
locale-gen
然后将 LANG=en_US.UTF-8 加入 /etc/locale.conf
vim /etc/locale.conf
14. 设置root密码
使用passwd命令为root用户增加密码
passwd
15.引导系统
对于 BIOS 系统:
pacman -S grub
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dev/sdX # sdX 为你的安装硬盘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对于 UEFI 系统: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 --bootloader-id=GRUB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16.网络配置
无线网络组件:
pacman -S iw wpa_supplicant dialog netctl #无线网络
后面重启系统后可以使用wifi-menu命令连网
有线连接:
systemctl enable dhcpcd
17.退出chroot重启
exit
退出chroot
执行:
reboot
重启成功后 系统就安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