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多线程特性
C++11的新标准引入了std::thread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在语言层面编写多线程了,增加了程序更好的移植性。
C++11新标准中引入了四个头文件来支持多线程:
- atomic和atomic_flag
原子操作以及与C兼容的原子操作 - thread
多线程 - mutex
互斥信号量,此外还包括lock_guard以及unique_lock等加锁解锁函数。 - condition_variable和condition_variable_any
条件变脸相关的信号量 - promise和package_task
简单实例
一个简单地多线程编程实例;
#include<bits/stdc++.h>
#include<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C++多线程编程;
//C++并不通过多进程实现并发,而是通过多线程实现并发,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数据
void print(){
//每个线程调用的函数
cout<<"我是线程"<<endl;
return;
}
void sum(int x){
int ans=0;
for(int i=0;i<=x;i++)ans+=i;
cout<<"和是:"<<ans<<endl;
return;
}
int main(int argc,const char *argv[]){
//线程的初始化构造形式
//直接传入函数名,以及参数列表即可
thread first(print);
first.join();
system("pause");
thread second(sum,100);
second.join();
return 0;
}
各种初始化方法
多线程的各种初始化方法
复制构造函数不可用
#include<bits/stdc++.h>
#include<thread>
using namespace std;
//C++多线程编程;
//C++并不通过多进程实现并发,而是通过多线程实现并发,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数据
void print(){
//每个线程调用的函数
cout<<"我是线程"<<endl;
return;
}
void sum(int x){
int ans=0;
for(int i=0;i<=x;i++)ans+=i;
cout<<"和是:"<<ans<<endl;
return;
}
void change(int& y){
y=888;
return;
}
int main(int argc,const char *argv[]){
//first 使用默认构造函数,什么也没干
thread first;
// second 使用有参构造函数,第一个传入函数名(地址),后面依次传入调用函数的各个参数
thread second(print);
// third 使用有参构造函数,第二位传入的是形式参数x
thread third(sum,100);
//fourth 使用有参构造函数,不过形式参数是通过引用传递的
int y;
cin>>y;
thread fourth(change,ref(y));
//fifth 使用移动构造函数,由fifth接管fourth的任务,同时fourth不再是线程了。
thread fifth(move(fourth));
second.join();
third.join();
fifth.join();
cout<<y<<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其他相关函数:
①get_id()获得进程ID
②joinable检查线程是否可以join
③join
④detach
⑤swap
⑥native_handle()返回native_handle。
⑦hardware_concurrency()检查硬件并发特性。
互斥信号量
mutex 又称互斥量,C++ 11中与 mutex 相关的类(包括锁类型)和函数都声明在 头文件中,所以如果需要使用 std::mutex,就必须包含 头文件,mutex中包含以下:
mutex系列类
std::mutex,最基本的 mutex类
std::recursive_mutex,递归 mutex类
std::time_mutex,定时 mutex类。
std::recursive_timed_mutex,定时递归 mutex类
lock 类
std::lock_guard,与 mutex RAII 相关,方便线程对互斥量上锁
std::unique_lock,与 mutex RAII 相关,方便线程对互斥量上锁,但提供了更好的上锁和解锁控制
其他类型
std::once_flag
std::adopt_lock_t
std::defer_lock_t
std::try_to_lock_t
函数
std::try_lock(),尝试同时对多个互斥量上锁。
std::lock(),可以同时对多个互斥量上锁。
std::call_once(),如果多个线程需要同时调用某个函数,call_once 可以保证多个线程对该函数只调用一次。
①std::mutex
std::mutex 是C++11 中最基本的互斥量,std::mutex 对象提供了独占所有权的特性——即不支持递归地对 std::mutex 对象上锁,而 std::recursive_lock 则可以递归地对互斥量对象上锁。
std::mutex 的成员函数
1)构造函数,std::mutex不允许拷贝构造,也不允许 move 拷贝,最初产生的 mutex 对象是处于 unlocked 状态的。
2)lock(),调用线程将锁住该互斥量。线程调用该函数会发生下面 3 种情况:(1). 如果该互斥量当前没有被锁住,则调用线程将该互斥量锁住,直到调用 unlock之前,该线程一直拥有该锁。(2). 如果当前互斥量被其他线程锁住,则当前的调用线程被阻塞住。(3). 如果当前互斥量被当前调用线程锁住,则会产生死锁(deadlock)。
3)unlock(), 解锁,释放对互斥量的所有权。
4)try_lock(),尝试锁住互斥量,如果互斥量被其他线程占有,则当前线程也不会被阻塞。线程调用该函数也会出现下面 3 种情况,(1). 如果当前互斥量没有被其他线程占有,则该线程锁住互斥量,直到该线程调用 unlock 释放互斥量。(2). 如果当前互斥量被其他线程锁住,则当前调用线程返回 false,而并不会被阻塞掉。(3). 如果当前互斥量被当前调用线程锁住,则会产生死锁(deadlock)。
阻塞式更改:
#include<bits/stdc++.h>
#include<thread>
#include<mutex>
using namespace std;
//C++多线程编程;
//C++并不通过多进程实现并发,而是通过多线程实现并发,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数据
//多线程编程时需要volatile修饰符的修饰;
//主要是因为多线程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不加volatile,那么我们要么无法编写多线程程序
//要么就是编译器将失去大量的优化机会
volatile int cnt=0;
const int MAX_num=10000;
mutex my_mutex;
void my_task(){
for(int i=0;i<MAX_num;i++){
//尝试获取锁,失败时返回false;
my_mutex.lock();
++cnt;
//通常而言对于互斥锁来说,加锁解锁是一对操作。
my_mutex.unlock();
}
}
int main(int argc,const char *argv[]){
thread t[10];
for(int i=0;i<10;i++){
t[i]=thread(my_task);
}
for(auto& it:t){
it.join();
}
cout<<"统计了:"<<cnt<<endl;
return 0;
}
最终更改次数一定是10000;
非阻塞式更改:
#include<bits/stdc++.h>
#include<thread>
#include<mutex>
using namespace std;
//C++多线程编程;
//C++并不通过多进程实现并发,而是通过多线程实现并发,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数据
//多线程编程时需要volatile修饰符的修饰;
//主要是因为多线程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不加volatile,那么我们要么无法编写多线程程序
//要么就是编译器将失去大量的优化机会
volatile int cnt=0;
const int MAX_num=10000;
mutex my_mutex;
void my_task(){
for(int i=0;i<MAX_num;i++){
//尝试获取锁,失败时返回false;
if(my_mutex.try_lock()){
++cnt;
//通常而言对于互斥锁来说,加锁解锁是一对操作。
my_mutex.unlock();
}
}
}
int main(int argc,const char *argv[]){
thread t[10];
for(int i=0;i<10;i++){
t[i]=thread(my_task);
}
for(auto& it:t){
it.join();
}
cout<<"统计了:"<<cnt<<endl;
return 0;
}
最终的次数为止,与CPU调度有关。
②std::recursive_mutex
std::recursive_mutex 与 std::mutex 一样,也是一种可以被上锁的对象,但是和 std::mutex 不同的是,std::recursive_mutex 允许同一个线程对互斥量多次上锁(即递归上锁),来获得对互斥量对象的多层所有权,std::recursive_mutex 释放互斥量时需要调用与该锁层次深度相同次数的 unlock(),可理解为 lock() 次数和 unlock() 次数相同,除此之外,std::recursive_mutex 的特性和 std::mutex 大致相同。
③std::time_mutex
std::time_mutex 比 std::mutex 多了两个成员函数,try_lock_for(),try_lock_until()
try_lock_for() 函数接受一个时间范围,表示在这一段时间范围之内线程如果没有获得锁则被阻塞住(与 std::mutex 的 try_lock() 不同,try_lock 如果被调用时没有获得锁则直接返回 false),如果在此期间其他线程释放了锁,则该线程可以获得对互斥量的锁,如果超时(即在指定时间内还是没有获得锁),则返回 false。
try_lock_until() 函数则接受一个时间点作为参数,在指定时间点未到来之前线程如果没有获得锁则被阻塞住,如果在此期间其他线程释放了锁,则该线程可以获得对互斥量的锁,如果超时(即在指定时间内还是没有获得锁),则返回 false。
④std::recursive_timed_mutex
和 std:recursive_mutex 与 std::mutex 的关系一样,std::recursive_timed_mutex 的特性也可以从 std::timed_mutex 推导出来
⑤std::lock_guard
与 mutex RAII 相关,方便线程对互斥量上锁,是一种自解锁。std::lock_guard是一个局部变量,创建时,对mutex 上锁,析构时对mutex解锁。这个功能在函数体比较长,尤其是存在多个分支的时候很有用
#include<bits/stdc++.h>
#include<thread>
#include<mutex>
using namespace std;
//C++多线程编程;
//C++并不通过多进程实现并发,而是通过多线程实现并发,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数据
//多线程编程时需要volatile修饰符的修饰;
//主要是因为多线程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不加volatile,那么我们要么无法编写多线程程序
//要么就是编译器将失去大量的优化机会
volatile int cnt=0;
const int MAX_num=10000;
mutex my_mutex;
void print(int x){
cout<<"value is "<<x<<endl;
//睡眠200ms,这样才能看出来lock_guard的效果。
this_thread::sleep_for(chrono::milliseconds(200));
return;
}
void my_task(int x){
//lock_guard创建局部变量my_lock,会在其构造方法中对my_mutex加锁。
lock_guard<mutex> my_lock(my_mutex);
//这段代码相当于临界区,执行过程不会被打断。
print(x);
//自解锁,运行结束会自动析构my_lock,然后再析构函数中对my_mutex解锁。
return;
}
int main(int argc,const char *argv[]){
thread t[10];
for(int i=0;i<10;i++){
t[i]=thread(my_task,i);
}
for(auto& it:t){
it.join();
}
cout<<"统计了:"<<cnt<<endl;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