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纤类型与标准对照表
分类维度 | 具体类型/标准 | 核心参数 | 典型应用场景 | 关键特点 |
---|---|---|---|---|
按传输模式 | 单模光纤 (SMF) | - 芯径:8-10μm - 包层直径:125μm - 波长:1310nm/1550nm(主流) - 距离:可达100km+ | 长距离干线(城域网/骨干网) 数据中心互联 | - 低色散,信号衰减小 - 需激光器光源(如DFB/EML) - 成本高但传输距离远 |
多模光纤 (MMF) | - 芯径:50μm(OM3/OM4/OM5主流)或62.5μm(OM1/OM2旧标准) - 包层直径:125μm - 波长:850nm(主流) - 距离:≤2km(OM4可达550m@10G) | 短距离局域网(企业网/机房内部) | - 多路径传输导致色散大 - 兼容LED/VCSEL光源 - 成本低,适合短距高带宽 | |
按ITU-T标准 | G.652(常规单模) | - 零色散点:1310nm - 损耗:≤0.35dB/km@1310nm - 兼容1550nm(需色散补偿) - 最大距离:80-100km | 传统长途干线 早期骨干网 | - 应用最广泛,兼容性强 - 1550nm需额外补偿模块 |
G.655(非零色散单模) | - 零色散点:1550nm附近(非零) - 损耗:≤0.2dB/km@1550nm - 抑制四波混频(FWM) - 距离:>100km | 超长距干线(海底光缆/跨洋通信) | - 解决G.652的FWM问题 - 支持DWDM密集波分复用 | |
G.657(弯曲不敏感单模) | - 弯曲半径:≥7.5mm(A类)或5mm(B类) - 损耗:与G.652相当 - 适用于FTTx入户场景 | 家庭宽带(FTTH) 局域网布线 | - 可绕过障碍物布线 - 抗弯折能力强,施工灵活 | |
按OM标准(多模) | OM1 | - 芯径:62.5μm - 带宽:200MHz·km@850nm - 距离:≤275m@1G / ≤33m@10G | 旧局域网(已逐步淘汰) | - 带宽低,仅支持低速短距 |
OM2 | - 芯径:50μm - 带宽:500MHz·km@850nm - 距离:≤550m@1G / ≤82m@10G | 早期千兆局域网 | - 比OM1带宽高,但仍限制10G速率 | |
OM3 | - 芯径:50μm - 带宽:2000MHz·km@850nm - 距离:≤300m@10G / ≤100m@40G | 千兆/万兆数据中心(旧标准) | - 支持10G/40G短距 - 需搭配VCSEL激光器 | |
OM4 | - 芯径:50μm - 带宽:4700MHz·km@850nm - 距离:≤550m@10G / ≤150m@40G / ≤100m@100G | 万兆/四十万兆数据中心 | - 带宽翻倍,支持更高速率短距 | |
OM5 | - 芯径:50μm - 多波长支持(850nm+953nm) - 距离:优化SWDM4多模方案 - 距离:≥100m@40G/100G | 下一代数据中心(短距多波长) | - 支持短波分复用(SWDM4) - 减少光纤数量,降低成本 |
注:
- 单模光纤需搭配激光器光源(如DFB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用于1310nm,EML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用于1550nm);
- 多模光纤早期用LED光源(已淘汰),现代主流用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850nm波段);
- G.657光纤的弯曲半径可达7.5mm(普通单模需≥30mm),适合入户布线。
二、光模块标准与参数对照表
分类维度 | 具体类型/标准 | 核心参数 | 典型应用场景 | 关键特点 |
---|---|---|---|---|
按封装形式 | 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 - 速率:155M~10Gbps - 接口:LC双工 - 供电:3.3V - 尺寸:小(可热插拔) | 千兆接入层(企业网/基站) | - 最基础的热插拔光模块 - 支持单模/多模光纤 |
SFP+(Enhanced SFP) | - 速率:10Gbps - 接口:LC双工 - 协议:IEEE 802.3ae(10GBASE-LR/ER等) - 供电:3.3V | 万兆数据中心互联 企业核心网 | - 10G标准封装 - 兼容SFP笼子(部分设备) - 比XFP体积更小 | |
XFP | - 速率:10Gbps - 接口:LC双工 - 协议:IEEE 802.3ae - 供电:3.3V - 尺寸:比SFP+大 | 早期万兆设备(兼容性优先) | - 独立供电设计 - 支持DWDM/CWDM波长 - 逐渐被SFP+替代 | |
QSFP+(Quad SFP+) | - 速率:40Gbps - 接口:MPO/MTP(12芯,实际用4通道×10G) - 协议:IEEE 802.3ba - 供电:3.3V | 40G数据中心内部互联 | - 四通道并行传输 - 需MPO/MTP光纤跳线 - 支持40GBASE-SR4/LR4等 | |
QSFP28 | - 速率:100Gbps - 接口:MPO/MTP(12芯,实际用4通道×25G) - 协议:IEEE 802.3bm - 供电:3.3V | 100G数据中心/超算中心 | - 四通道×25G并行 - 主流100G封装 - 兼容QSFP+笼子(部分设备) | |
OSFP | - 速率:400Gbps/800Gbps - 接口:MPO/MTP(多芯) - 协议:新兴标准 - 供电:更高功耗 | 超高速数据中心(未来主流) | - 更高密度封装 - 支持400G/800G - 目前逐步商用 | |
按传输距离 | SR(Short Range) | - 距离:≤100m(多模光纤,OM3/OM4) - 波长:850nm - 光纤类型:50μm多模 | 数据中心内部短距互联 | - 多模光纤+VCSEL光源 - 成本最低 - 适用于机柜内连接 |
LR(Long Range) | - 距离:10km(单模光纤) - 波长:1310nm - 光纤类型:G.652单模 | 城域网/企业广域互联 | - 单模光纤+DFB激光器 - 稳定可靠 - 需搭配单模跳线 | |
ER(Extended Range) | - 距离:40km(单模光纤) - 波长:1550nm - 光纤类型:G.652/G.655 | 长途骨干网 | - 高功率激光器 - 需色散补偿模块(DCM) - 适用于超长距传输 | |
ZR(Ultra Long Range) | - 距离:80km+(单模光纤) - 波长:1550nm - 光纤类型:G.655 | 跨洋通信/海底光缆 | - 最高功率激光器 - 必须搭配色散补偿 - 专业级长距传输 | |
按波长 | 850nm | - 光纤类型:多模(OM3/OM4) - 距离:≤100m(10G)/≤550m(1G) - 应用:短距多模 | 数据中心内部互联 | - 多模光纤标准波长 - 匹配VCSEL光源 |
1310nm | - 光纤类型:单模(G.652/G.657) - 距离:≤10km~80km - 应用:中长距单模 | 企业广域网/城域网 | - 单模光纤低色散窗口 - 常用于LR/ER模块 | |
1550nm | - 光纤类型:单模(G.652/G.655) - 距离:≤40km~100km+ - 应用:长距/超长距 | 骨干网/海底光缆 | - 单模光纤最低损耗窗口 - 需色散补偿 - 常用于ER/ZR模块 | |
按协议标准 | IEEE 802.3系列 | - 10GBASE-SR/LR/ER(SFP+) - 40GBASE-SR4/LR4(QSFP+) - 100GBASE-SR4/LR4(QSFP28) | 标准化以太网传输 | - 全球通用协议 - 定义速率/距离/波长匹配规则 |
CPRI/OBSAI(电信协议) | - 用于基站与核心网通信(如2G/3G/4G) - 速率:614M~10Gbps - 光纤:单模 | 无线通信基站回传 | - 电信级专用协议 - 需匹配基站设备接口 | |
InfiniBand(高性能计算) | - 速率:10G~200Gbps - 应用:超算中心/数据中心内部高速互联 | HPC高性能集群 | - 超低延迟 - 支持RDMA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 |
关键参数 | 传输速率 | - 常见:155M(SDH)、1.25G(千兆)、10G、25G、40G、100G、400G、800G | 根据网络需求选择 | - 决定带宽能力 - 需与交换机/设备端口匹配 |
传输距离 | - 典型:100m(多模SR)、10km(单模LR)、40km(单模ER)、80km+(单模ZR) | 根据链路长度选择 | - 超出距离需中继器或色散补偿 | |
光纤类型兼容性 | - 单模模块→单模光纤(G.652/G.657) - 多模模块→多模光纤(OM3/OM4/OM5) | 避免“模块-光纤”不匹配导致链路故障 | - 单模模块接多模光纤:信号衰减极大 - 多模模块接单模光纤:无法耦合光信号 | |
工作温度 | - 商业级:0℃~70℃ - 工业级:-40℃~85℃ | 户外/极端环境设备 | - 工业级模块用于严寒/高温场景(如基站、工厂) |
注:
- SR/LR/ER/ZR 是光模块的距离分类简写(Short/Long/Extended/Ultra Long Range),具体距离因速率和光纤类型而异;
- MPO/MTP 是多芯光纤连接器(通常12芯/24芯),用于40G/100G及以上高速模块的并行传输;
- QSFP28 是当前100G的主流封装,未来400G/800G将逐步采用OSFP或QSFP-DD(双密度四通道SFP+);
- 选择光模块时需严格匹配速率、距离、光纤类型、波长(例如:10G单模LR模块必须搭配G.652单模光纤+1310nm波长)。
三、总结:光纤与光模块的“黄金搭配”原则
- 单模光纤+长距光模块:用于骨干网/城域网(如G.652光纤+10G SFP+ LR模块,距离10km);
- 多模光纤+短距光模块:用于数据中心内部(如OM4光纤+10G SFP+ SR模块,距离300m);
- 高速率优先选并行封装:40G/100G及以上速率需用QSFP+/QSFP28(多通道并行,通过MPO跳线连接);
- 严格匹配参数:避免“光纤类型-模块类型”“波长-光纤色散窗口”不兼容导致的链路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