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使用小技巧合集(系列四):Table类型高效用法与数据处理实战
在科研数据处理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结构化数据的管理极为重要。Matlab的
table
类型为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数据存储与处理方式,尤其适合实验结果整理、分组统计、数据预处理等场景。本文将系统介绍Matlab中table
类型的基础操作、常见技巧、典型案例和进阶应用,配以详细代码和解析,助力科研数据管理与分析。
👊内容持续更新👊

目录
1. table类型简介与特点
Matlab的table
类型是专为结构化数据设计的数据容器。与传统的矩阵、cell、结构体相比,table支持不同列的数据类型、灵活的标签管理和强大的数据操作功能。
主要特点:
- 每列可存储不同类型数据(数值、字符串、逻辑等)
- 支持列名、行名,提升数据可读性
- 内置丰富的数据分析、分组统计方法
- 方便与文件(如Excel/CSV)互相读写
2. table的创建与基本操作
手动创建table:
Name = {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Score = [88; 92; 75; 81];
Passed = Score >= 80;
T = table(Name, Score, Passed)
输出效果解析:
Name | Score | Passed |
---|---|---|
张三 | 88 | true |
李四 | 92 | true |
王五 | 75 | false |
赵六 | 81 | true |
添加行或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