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接地设计

一、接地目的和接地方式

1.目的

①为设备提供公共参考电位;

②提供漏电流通路以保护电路;

③控电磁干扰;

④泄放静电电荷。

2.方式

①单点接地:分串联与并联,低频设备宜并联单点接地,高频时(波长达到接地线长度 λ/4,λ为波长)宜多点接地。

②多点接地:高频单机与部件适用,接地导线长小于 λ/20。

③混合接地:依频率选接地方式,>1MHz 或接地线长>λ/20 用多点接地,低频用单点接地。

并联单点接地
串联单点接地

 二、星上各单机接地方式

1.母线接地

一次母线电源于电源控制器回线端单点接地;供电、回流线成对,地面供电负端接电源控制器单接地点。

2.二次电源接地

低频单点接地,地隔离且分别接地,绞线供电;高频用多点接地,高低频混合单机依频选接地,最终相通。

3.单机结构接地

依单机安装方式接地,保证与基准地等电位,各搭接电阻小于 10mΩ;太阳电池阵等按规接地。

4.热控多层接地

按工艺就近搭卫星结构,多层材料及组件多处接地,引线短;散热面用 OSR 涂层经导电胶接地,热敏电阻与加热器引线用双绞线并合理布线。

5.孤立导体接地

集成电路芯片覆铜等孤立导体妥善接地,电连接器 “空针” 等高阻接机壳。

6.电缆屏蔽层接地

低频电缆屏蔽体绝缘,源端连电连接器外壳再接机壳,电阻小于 10mΩ,禁作电源或信号回线。

三、卫星接地设计

1.串联单点接地和并联单点接地缺点

从噪声观点看,串联单点接地容易引入干扰,因任何导线都有电阻,流经导线的电流都会在导线上 产生压降,造成相互间共模干扰,故低频设备最好采用并联单点接地方式。并联单点接地的最大缺点是,当系统工作频率很高,以致波长小到与系统接地线长度可以比拟时(如达到 λ/4 时,λ为波长),接地线就好像一根天线,通过它向外辐射电磁波,影响周围设备和电路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考虑采用多点接地。

2.卫星结构地设计

为了实现整星设备机壳等电位,星体各舱体设置区域接地桩,各接地桩之间彼此连接,再通过其中一接地桩和整星基准接地桩相连,卫星的金属构件和各模块壳不作为载流体。所有接地桩之间的搭接电阻应小于10mΩ。

根据单机安装位置,星上各单机结构可按以下方式接地:

①单机与卫星的安装面接触实现同卫星的接地,如磁力矩器;

②单机采用接地桩方式实现与卫星接地,接地桩采用M4的螺钉安装,如配电器;

③为了保证单机的可靠接地,除了单机接地桩外,单机内部将机壳与电连接器的节点相连,再以低频电缆网的方式引出搭接实现与卫星接地,卫星的绝大部分单机可采取这种方式;

星外单机就近通过结构板固定螺钉与卫星结构搭接。

⑤各单机电连接器与机壳搭接电阻小于10 mΩ;各单机机壳与仪器板之间的搭接 电阻小于10mΩ;结构件之间具有良好的搭接,搭接电阻小于10 mΩ。

⑥太阳电池阵的基板与卫星结构地高阻(如68kΩ)连接,连接架、铰链等可通过板间电缆及电连接器直接与卫星结构地连接,捆线桩通过导电胶粘接于基板,保证接地电阻小于1k Ω。蓄电池电路和结构绝缘,蓄电池结构和卫星舱板绝缘安装,结构与卫星结构地高阻连接

3.一次母线接地设计

①一次母线电源的单点接地在电源控制器回线端实现。

②卫星一次电源接地统一从电源控制器进行接地,其他所有单机所用一次电源均由电源控制器经主配电器提供,无须再作接地,并与其他电路地隔离。

③电源控制器中的接地点经电连接器搭接到卫星的接地桩,搭接电阻小于10mΩ。这个接地桩就是卫星的基准地,接地桩设计在电源控制器旁,以便接地导线尽可能短。

④一次电源供电线和回流线成对配置,地面向卫星供电时,地面电源的负端应接到电源控制器内的单接地点上

4.二次母线接地设计

①二次电源为一次母线电源经DC/DC变换后输出的直流电源。

②卫星上低频设备严格遵循单点接地原则,单机内部只有一个接地参考点;

③二次电源地与机壳之间隔离 (绝缘电阻 >1 MΩ );

④二次电源地与一次电源地隔离,隔离电阻不小于1M。

⑤各个单机的二次电源地通过电缆网引出就近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 mΩ,且尽最大可能以并联单点接地为标准。不同单机的不同二次电源应分别接地,确保与卫星基准地等电位;同一单机中二次电源的各档地线互不连接(单机内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地分别连接到二次电源地),在机内采用单点接地。

二次电源需输送到负载时,全部采用双绞线成对供电,以保证各档电源的供电电流和回线电流相等。

⑦遥测和遥控信号采用一个单机一根地线,同一单机的遥测线和地线、遥控线和地线必须安排在同一电缆束内。

⑧高频单机和部件采用多点接地方式,所有电路均就近接地,同时具有高、低频电路的单机采用混合接地方式,即二次电源回线、低频信号回线采取单点接地方式,高频信号采取多点接地方式,但最终低频信号回线、二次电源回线、高频信号地、机壳地在单机电气上是相通的。

  • 在高频电路中,多点接地是一种常用的接地策略。多点接地是指设备(单机)的各个接地点通过低阻抗的导体(如金属薄板、编织线等)连接到一个公共参考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接地回路的电感,因为在高频情况下,电感的感抗(X_{L}=2\pi fL)会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可能导致接地回路产生较大的干扰电压。
  • 例如,在一个高频通信设备单机中,其电路板上的不同功能模块(如射频放大器、混频器等)的接地端可能会通过多个短而粗的导线就近接地(可以连接到单机外壳上),以实现多点接地。
  • 屏蔽是利用屏蔽体对干扰电磁波的吸收、发射来达到阻止或减弱电磁能量传输的一种措施,能有效阻止电磁波从一个空间向另一空间传扬,主要用于抑制辐射干扰。屏蔽用低阻抗材料做壳体,把需要隔离的部件包围起来,被隔离的即可以是干扰源,也可以是防干扰的敏感设备,将屏蔽体和地相连,可以大大减少干扰耦合。

5.热控多层接地

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星上全部热控多层按规定的工艺就近与卫星结构搭接。卫星内部和表面的多层包扎材料,层与层之间搭接,其搭接参考点与卫星之间的电阻小于10Ω。搭接参考点到金属膜表面上任一点间的直流电阻小于50Ω 。

星上多层隔热组件中每层双面镀铝聚酯薄膜,两侧面都要采取接地措施,星外多层最外层采用导电 型F46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镀银层和导电镀铝层均采取接地措施。热控多层隔热组件根据面积大小,设置多个接地点,接地引线长度小于300mm。

卫星散热面采用OSR热控涂层。在OSR粘贴工艺中,通过导电胶将OSR片与结构进行电导通接地,防止表面静电积累。

星上热敏电阻测温引线采用双绞线形式,星内布线尽量避开星上负载电缆走线;星上热控主动加热 器引线采用双绞线形式,星内布线避开星上信号线。

6.电缆屏蔽层接地

电缆束内的低频电缆屏蔽体相互绝缘,以便减少串扰。低频电缆屏蔽体不允许作为电源或信号的回 流线,屏蔽体在源端同电连接器的外壳连接,电连接器外壳同机壳搭接电阻小于10 mΩ。

四、整星电磁兼容设计

电磁兼容性设计主要通过电缆网设计、接地与隔离、屏蔽、电源输出阻抗、系统间接口等技术指标来体现。

1.低频电缆网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1)对不同类型的低频电缆(电源电缆、信号电缆、控制电缆)要分别绑扎成束电缆束间距至少10mm。

2)星上所有的电缆束的敷设应尽可能贴近结构这样可以使电容耦合的影响最小。

3)插头按输入、输出信号的性质进行分类.如果电源和其他信号混合使用同一连接器应合理分配芯点应使电源、低电平信号、脉冲。

4)信号相互间隔至少一个芯点并将用于隔离的芯点就近与接地点连接。

5)设备间的信号接口应尽量采用信号线与回流线一一对应连接使信号线和回流线上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代数和为零。

6)对于电压小于1V、频率低于100kHz、阻抗小于1kΩ的低电平低频信号传输线应扭绞后再屏蔽上升和下降时间小于5μs的脉冲信号传输线应屏蔽。基准电压或基准电流以及各种传感器的传输线应屏蔽28V供电母线和回流线应扭绞。

7)模拟信号接口和数字信号接口、低速逻辑信号接口和高速逻辑信号接口等(以敏感和干扰发射程度来区分),它们之间要间隔一定距离放置。当连接器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的可能时,必须采取隔离、屏蔽等措施。

8)同一接口连接器里存在不同类型的信号时,必须用地针隔离这些信号,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信号。

9)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应与机壳保持良好的电连续性,对于能够360°环绕的连接器,则必须360°环绕连接,而且通常连接阻抗要小于1 mΩ。

2.卫星系统“地”与卫星接地系统

1)所有供电线均采用“双线供电制” 一根用于供电输出 另一根做为供电回流线。这两根线在插座上应靠近安排 以减少回路面积和电磁干扰。

2)整个卫星应是一个等电位体 因此要求星上所有设备机壳表面上任意两处之间的电阻应不大于2.5mΩ。星上所有设备的低频电路必须与机壳绝缘插座上各点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

3.滤波与屏蔽

在DC/DC 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均采用差模和共模组合式LC 滤波电路。输入端的滤波电路可有效阻止来自主电源母线的噪声干扰同时阻止DC/DC 电源本身产生的开关噪声反馈到一次母线内阻上形成公害;输出滤波电路可有效消除DC/DC 电源产生的开关噪声输出到负载上。对电源线的滤波不宜使用过大容量滤波器过大容量滤波器会增大设备启动电流 引起对其他共享电源系统的干扰。

五、注意事项

1.星上设备除高频设备在单机设计中允许采取二次地和机壳连接外( 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改善单机性能) ,一般均要求二次地和机壳之间严格隔离,防止设备装星后通过单机接地线构成一次地和二次地的潜通路,导致一次地对二次地的干扰(抬高二次地电压),引起单机内部对二次电源工作电压要求较高的芯片不能正常工作。

2.一次地二次地关系

整星各单机内部一次地、二次地隔离;一次电源供电母线对星体接地参考点位于卫星配电热控管理单元内;除测控应答机、数据处理机、GPS接收机二次地与结构地连接外,其余各单机二次地与结构地隔离;各单机一次地、二次地在配电器内共地,并与配电器机壳上的接地桩连接,配电器上的接地桩与整星结构地连接(基准地)。除蓄电池外,各单机经机壳上的接地桩或者安装脚与整星结构地连接。蓄电池组接地桩和整星结构之间高阻接地。

注:

①优点:这种共地设计可能是出于简化系统结构、减少接地点数量的考虑。从系统集成角度看,在配电器内统一接地可以减少布线的复杂性,降低因多个接地点之间的电位差而导致的潜在问题,例如避免形成接地环路而引入的电磁干扰。

②干扰问题:虽然在配电器内共地,但由于一次电路部分(如大功率电源模块)会产生各种干扰,如电源纹波、开关噪声等,这些干扰可能会通过共地路径传导到二次电路。例如,当一次侧的大功率 DC - DC 变换器进行开关动作时,会在接地回路上产生高频电流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耦合到二次地连接的敏感控制电路,影响控制信号的准确性。

③滤波措施:为了减轻干扰的影响,可以在配电器内的共地线路上添加合适的滤波元件。例如,安装高频滤波电容,这些电容可以旁路高频干扰信号,使干扰信号通过电容流回电源源端,而不是进入二次电路。还可以使用磁珠,当共模电流通过磁珠时,由于磁珠在高频下的高阻抗特性,会对共模电流产生阻碍作用(共模电流是指在两条或多条导线上同时出现的、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的电流成分。在卫星电源系统等电子设备中,共模电流通常是由电磁干扰(EMI)引起的,例如外部的射频干扰、内部的开关电源噪声等。这些共模电流会在电路的地回路或者信号线等路径中流动,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在一个卫星电源控制器的一次地和二次地连接点附近安装磁珠。当共模电流试图从一次地通过连接点流向二次地时,磁珠会对这个共模电流产生较大的阻抗。假设共模电流的频率为10MHz,磁珠在这个频率下的阻抗为100Ω(这个阻抗值是由磁珠的型号和频率决定的),根据欧姆定律I=V/Z,如果共模电压为1V,那么通过磁珠的共模电流就会被限制在0.01A,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共模电流的大小。

参考文献:

[1]孔陈杰,习成献,袁明,等.高轨卫星接地设计[J].光学仪器,2016,38(06):512-516.

[2]程小苟,王益军.卫星接地方式的分析与思考[J].航天控制,2011,29(05):30-34.DOI:10.16804/j.cnki.issn1006-3242.2011.05.005.

### 10kΩ电阻的常见应用场景 在电子电路中,10kΩ电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阻值,广泛用于多种功能模块和设备中。其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数字输入接口中的上拉或下拉电阻 在微控制器(MCU)的GPIO配置中,10kΩ电阻常被用作上拉或下拉电阻,以确保未驱动时输入引脚具有确定的逻辑电平。这种做法可以防止浮空输入导致的不确定状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5]。 例如,在使用按钮开关连接到MCU的数字输入引脚时,通常会在VCC与输入引脚之间接入一个10kΩ电阻作为上拉电阻,并将按钮另一端接地。当按钮未按下时,输入引脚通过该电阻维持高电平;按下后则拉低至地电位。 ```cpp // Arduino示例:读取带外部上拉电阻的按钮状态 const int buttonPin = 2; int buttonState = 0; void setup() { pinMode(buttonPin, INPUT); // 假设已接有外部10kΩ上拉电阻 } void loop() { buttonState = digitalRead(buttonPin); if (buttonState == LOW) { // 按钮被按下 } } ``` #### 分压电路中的参考电压设定 10kΩ电阻经常与其他阻值(如27kΩ)一起构成分压器,为ADC(模数转换器)提供合适的输入信号范围。这类应用中,两个电阻串联后形成一个比例衰减网络,使得高电压信号可以安全地送入MCU的模拟输入端口[^4]。 例如: - 若电源为5V,R1=27kΩ、R2=10kΩ,则输出电压约为1.35V。 - 此时等效输出阻抗约为7.3kΩ,大多数MCU的ADC都能良好接受这一阻抗水平。 #### I²C通信总线上的上拉电阻 I²C协议依赖于开漏输出结构,因此需要外部上拉电阻来维持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的高电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10kΩ是标准推荐值之一,能够平衡功耗与信号完整性之间的关系[^5]。 #### 模拟比较器或运算放大器反馈网络 在一些模拟电路设计中,10kΩ电阻可用于构建反馈路径,帮助控制增益或者设置阈值点。它也可以与电容组合使用,实现RC滤波或延迟功能。 #### RC延时与去抖动电路 在按键检测或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中,10kΩ电阻常与小容量电容配合使用,组成RC时间常数电路,用于消除机械触点产生的噪声或毛刺。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系统响应的可靠性。 #### 温度补偿与偏置调整 某些精密测量电路中,10kΩ电阻可能用于温度敏感元件的桥式测量装置中,作为固定臂的一部分参与差分电压生成过程。此外,在音频放大器偏置设置中也可见其身影。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