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32内部ADC最大采样率真的能达到2MSPS吗?答案是不能。

博主通过实验发现ESP32的内部ADC实际采样率远低于官方标称的2MSPS,最高仅能达到约250KSPS。通过对I2S协议和数据输出的分析,博主指出即使设置高采样率,也会出现大量重复数据,从而限制了有效数据的数量。此发现得到了乐鑫技术人员的确认,并将进一步测试以确定准确的硬件限制。博客提供了ESP32 ADC采样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后续开发者有参考价值。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先说结论,ESP32内部adc只能达到250KSPS左右,远不及官方所说2MSPS

 

我的理解是ESP32使用I2S协议对内部ADC进行数据采集,内部I2S时钟使用以下函数能将信号输出观察,实测速度的确能达到2M。

    PIN_FUNC_SELECT(GPIO_PIN_MUX_REG[18], PIN_FUNC_GPIO);
    gpio_set_direction(18, GPIO_MODE_DEF_OUTPUT);
    gpio_matrix_out(18, I2S0I_WS_OUT_IDX, 0, 0);

但是ADC转换的速度真的有这么快吗?

这是我采用1MSPS采样输出的部分数据,可以看到相邻四个数据是重复的,就算我有1M个数据,其真正能用的也只有1M/4 = 250K个呀。同理,当我设置采样率为2MSPS时,会有8个数据是重复的,这里就不放图片了。

因为我得出ESP32内部ADC只具有250K的采样率并在GITHUB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最终乐鑫的技术人员也进行了实验,得出了ESP32的确不具有2MSPS采样率的结论,但具体为多少还要后续测试,且其是硬件限制。

我在ESP32采样率的问题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到处找各种例子工程做实验,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希望能给到后面要研究该芯片内部ADC的人一些启示和帮助。

GITHUB帖子见:对ESP32 ADC的几个疑问 以及 BUG反馈 (IDFGH-8819) · Issue #10248 · espressif/esp-idf · GitHub

<think>我们正在使用STM32H750微控制器,目标是通过中断方式实现2MspsADC采样率。根据引用[3],STM32F4系列可以通过多重ADC(交错采样)提高采样率,而STM32H7系列同样支持多重ADC模式。但根据引用[1],STM32H750有Y版和V版芯片,其ADC主频限制不同,因此首先需要确认芯片版本。 关键点: 1. 确认芯片版本:Y版ADC时钟最高可达40MHz,V版为25MHz(引用[1])。 2. 单通道最高采样率计算公式:采样率 = ADC时钟频率 / (采样周期数 + 12.5) 例如,若使用3个ADC(三重交错模式),则总采样率 = 单个ADC采样率 × 3。 3. 为了实现2Msps,我们可以使用三重交错模式(ADC1、ADC2ADC3)来分担采样任务。 步骤: 1. 配置ADC时钟:根据芯片版本设置ADC时钟(V版最高25MHz,Y版最高40MHz)。 2. 配置三重交错模式(Triple interleaved mode):三个ADC同时工作,每个ADC采样时间错开。 3. 使用中断方式读取转换结果。 注意:使用三重交错模式时,每个ADC采样周期数需要设置得尽可能小(例如,采样周期数为1.5或2.5,但实际设置时只能取整数,所以通常取2.5或3.5,但STM32H7支持0.5周期的采样时间,所以可以设置采样周期为1.5)。 计算示例(假设为Y版芯片,ADC时钟40MHz): 单个ADC的转换时间(采样周期数设为1.5): 转换时间 = 1.5 + 12.5 = 14个周期 单个ADC采样率 = 40MHz / 14 ≈ 2.857Msps 三重交错模式总采样率 = 2.857 × 3 ≈ 8.571Msps(远大于2Msps,因此可以轻松实现) 但若使用V版芯片(最高25MHz): 单个ADC采样率 = 25MHz / 14 ≈ 1.786Msps 三重交错模式总采样率 = 1.786 × 3 ≈ 5.357Msps(也大于2Msps,所以也可以实现) 因此,无论是Y版还是V版,使用三重交错模式都可以达到2Msps。 配置步骤: 1. 使能ADC时钟(三个ADC)。 2. 配置ADC的公共部分(Common部分)。 3. 配置每个ADC的独立参数(分辨率、扫描模式、数据对齐等)。 4. 配置三重交错模式(使用DMA,但这里要求中断方式,所以我们需要为每个转换完成事件设置中断)。 注意:三重交错模式通常使用DMA,因为数据量大且频繁。但用户要求中断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在每个ADC转换完成时产生中断。 然而,三重交错模式要求三个ADC严格同步,中断方式可能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因为中断延迟),所以通常建议使用DMA。但既然用户要求中断,我们将尝试实现。 5. 配置ADC通道(同一个通道或多个通道?这里假设单通道,但三重交错模式需要三个ADC采样同一个通道)。 6. 配置触发方式:使用软件触发或定时器触发。为了实现连续采样,我们使用定时器触发(例如TIMER触发ADC同步)。 注意:三重交错模式需要同步触发,所以三个ADC应使用同一个触发源(例如同一个定时器)。 由于三重交错模式要求高精度时序,且中断方式可能在高采样率下导致中断风暴(2Msps即每秒200万次中断,每个ADC约66.7万次中断),这几乎不可能在中断方式下实现(因为中断处理时间可能超过转换时间)。因此,我们建议使用DMA。但用户要求中断方式,我们将提供一个理论上的配置,但实际中可能无法稳定运行(除非降低采样率)。 因此,我们重新考虑:2Msps采样率,三重交错模式下,每个ADC采样率约为666.7ksps(即每个ADC每1.5微秒完成一次转换)。中断处理时间必须小于1.5微秒,这在STM32H750(主频480MHz)上是有可能的,但需要非常高效的中断服务程序(ISR)。 实现方案: 使用三重交错模式,每个ADC转换完成时产生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读取转换数据并存储。 代码结构: 1. 初始化定时器(用于触发ADC转换)。 2. 初始化三个ADC,配置为三重交错模式(使用同步模式)。 3. 配置每个ADC的转换完成中断。 4. 启动定时器,启动ADC转换。 由于三重交错模式配置复杂,我们参考STM32H7的参考手册(RM0433)中的多重ADC模式。 但是,请注意:三重交错模式(Triple interleaved mode)要求三个ADC的转换时间相同,并且触发同步。我们使用相同的采样周期,同一个触发源。 具体配置步骤(基于HAL库): 由于代码较长,我们只给出关键部分。 注意:以下代码为示例,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硬件调整(如ADC通道、GPIO等)。 步骤: 1. 配置ADC时钟源(使用PLL2提供ADC时钟,根据芯片版本设置频率)。 2. 配置GPIO为模拟输入。 3. 配置定时器(例如TIM1或TIM8)产生触发信号,频率设置为目标采样率2Msps)除以三重交错模式的分支数(3),即666.7kHz。但注意,三重交错模式中,每个ADC的触发频率是总采样率除以3,而定时器触发频率应为666.7kHz(因为每个ADC被触发一次,但三个ADC轮流转换,所以总采样率为3倍)。 然而,在多重ADC同步模式中,我们只需要触发主ADCADC1),然后ADC1会触发ADC2ADC3(通过内部同步信号)。因此,定时器触发频率为666.7kHz(即1.5微秒触发一次),这样三个ADC的转换间隔为0.5微秒(因为三重交错模式会错开采样时间)。 具体配置代码:</think>### 在STM32H750上实现2Msps ADC采样的配置指南 #### 关键配置步骤 1. **确认芯片版本** STM32H750有V版和Y版芯片,ADC主频限制不同: - V版:最大ADC时钟25MHz - Y版:最大ADC时钟40MHz 通过芯片封装代码或`DBGMCU->IDCODE`寄存器判断版本[^1]。 2. **时钟配置** 使用三重交错模式(Triple interleaved mode)实现2Msps: ```c // 在SystemClock_Config()中配置 RCC_PeriphCLKInitTypeDef adc_clk = {0}; adc_clk.PeriphClockSelection = RCC_PERIPHCLK_ADC; adc_clk.AdcClockSelection = RCC_ADCCLKSOURCE_PLL2; // 使用PLL2提供ADC时钟 HAL_RCCEx_PeriphCLKConfig(&adc_clk); ``` 3. **ADC配置(三重交错模式)** ```c ADC_HandleTypeDef hadc1, hadc2, hadc3; ADC_MultiModeTypeDef multimode = {0}; // 公共参数 ADC_ChannelConfTypeDef sConfig = { .Channel = ADC_CHANNEL_5, // 采样通道 .Rank = ADC_REGULAR_RANK_1, .SamplingTime = ADC_SAMPLETIME_1CYCLE_5, // 1.5周期采样时间 }; // ADC1主模式配置 hadc1.Instance = ADC1; hadc1.Init.ClockPrescaler = ADC_CLOCK_ASYNC_DIV1; // 直接时钟 hadc1.Init.Resolution = ADC_RESOLUTION_16B; // 16位分辨率 hadc1.Init.ScanConvMode = DISABLE; // 单通道模式 HAL_ADC_Init(&hadc1); HAL_ADC_ConfigChannel(&hadc1, &sConfig); // ADC2/ADC3从模式配置(类似ADC1) // 三重交错模式设置 multimode.Mode = ADC_TRIPLEMODE_INTERL; multimode.DMAAccessMode = ADC_DMAACCESSMODE_1; // DMA模式1 multimode.TwoSamplingDelay = ADC_TWOSAMPLINGDELAY_1CYCLE; HAL_ADCEx_MultiModeConfigChannel(&hadc1, &multimode); ``` 4. **中断配置** ```c // 启用ADC就绪中断 HAL_ADC_Enable_IT(&hadc1, ADC_IT_RDY); // 在NVIC中启用中断 HAL_NVIC_SetPriority(ADC_IRQn, 0, 0); HAL_NVIC_EnableIRQ(ADC_IRQn); ``` 5. **定时器触发配置** 使用TIM2触发采样2MHz触发频率): ```c TIM_HandleTypeDef htim2; htim2.Instance = TIM2; htim2.Init.Prescaler = 0; htim2.Init.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htim2.Init.Period = (SystemCoreClock / 2000000) - 1; // 2MHz HAL_TIM_Base_Init(&htim2); // 配置ADC外部触发 hadc1.Init.ExternalTrigConv = ADC_EXTERNALTRIG_T2_TRGO; ``` #### 中断服务程序示例 ```c // 三重ADC的公共中断处理 void ADC_IRQHandler(void) { if(__HAL_ADC_GET_FLAG(&hadc1, ADC_FLAG_RDY)) { // 读取三个ADC的数据寄存器 uint16_t adc1_val = hadc1.Instance->DR; uint16_t adc2_val = hadc2.Instance->DR; uint16_t adc3_val = hadc3.Instance->DR; // 处理数据(例如存入缓冲区) process_adc_data(adc1_val, adc2_val, adc3_val); __HAL_ADC_CLEAR_FLAG(&hadc1, ADC_FLAG_RDY); } } ``` #### 验证采样率 采样率计算公式: $$ f_s = \frac{f_{ADC}}{(n_{cycles} + 12.5) \times n_{ADC}} $$ 其中: - $f_{ADC}$:ADC时钟频率(Y版40MHz,V版25MHz) - $n_{cycles}$:采样周期数(示例中为1.5) - $n_{ADC}$:ADC数量(三重模式为3) Y版芯片计算示例: $$ f_s = \frac{40 \times 10^6}{(1.5 + 12.5) \times 3} \approx \frac{40 \times 10^6}{42} \approx 952.38 \text{ksps} \times 3 = 2.857 \text{Msps} $$ > **关键提示** > 1. 使用DMA代替中断可提升稳定性(中断频率过高可能导致丢失数据)[^3] > 2. 确保`VDDA`电压稳定(≥3V) > 3. 采样时间需≥1.5周期(否则精度下降) > 4. PCB布局时模拟信号远离数字信号线 #### 性能优化技巧 1. 启用ADC校准: ```c HAL_ADCEx_Calibration_Start(&hadc1, ADC_CALIB_OFFSET, ADC_SINGLE_ENDED); ``` 2. 使用SRAM4存储数据(独立总线减少冲突) 3. 关闭未用外设时钟降低噪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