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面向对象(2)
类的设计
在java中,对象是通过类创建出来的。因此,在程序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类的设计。接下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学习如何设计一个类。
假设要在程序中描述一个学校所有学生的信息,可以先设计一个学生类(Student),在这个类中定义两个属性name,age分别表示学生的姓名和年龄,定义一个方法introduce()表示学生做自我介绍。根据上面的描述设计出来的Student类如下:
public class Student{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void introduce(){
//方法中打印属性name和age的值
System.out.println("大家好!我叫"+name+",我今年"+age+"岁!");
}
}
在上面例子的Student类中,定义了两个属性name和age。其中的name属性为String类型,在java中使用String的实例对象表示一个字符串,例如:
String name = "李芳";
关于字符串的相关知识在另外的博客上会写到,在这里呢可简单的将字符串理解为一连串的字符。
类的封装
接下来针对上面设计的Student类创建对象,并访问该对象的成员,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创建学生对象
stu.name = "李芳"; //为对象的name属性赋值
stu.age = -20; //为对象的age属性赋值
stu.introduce(); //调用对象的方法
}
}
运行的结果为:
大家好!我叫李芳,我今年-20岁!
在上面的例子中,将年龄赋值为一个负数-20,在这里程序中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明显是不合理的。为了解决年龄不能为负数的问题,在设计一个类时,应该对成员变量的访问做出一些限定,不允许外界随意访问。这就需要实现类的封装。
所谓类的封装是指定义一个类时,将类中的属性私有化,即使用private关键字来修饰,私有属性只能在它所在类中被访问。为了能让外界访问私有属性,需要提供一些使用public修饰的公有方法,其中包括用于获取属性值的getXxx()方法和设置属性值的setXxx()方法。
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来实现类的封装。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stuName){
name = stuName;
}
public int getAge(){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stuAge){
if(stuAge <= 0){\
System.out.println("年龄不合法........");
}else{
age = stuAge;
}
}
public void introduce(){
System.out.println("大家好!我叫"+name+",我今年"+age+"岁!");
}
}
public class Test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创建学生对象
stu.name = "李芳"; //为对象的name属性赋值
stu.age = -20; //为对象的age属性赋值
stu.introduce(); //调用对象的方法
}
}
运行结果为:
年龄不合法........
大家好!我叫李芳,我今年-20岁!
在上面的例子Student类中,使用private关键字将属性name和age声明为私有,对外界提供了几个公有的方法,其中getName()方法用于获取name属性的值,setName()方法用于设置name属性的值,同理,getAge()方法和setAge()方法用于获取和设置age属性的值。
在main()方法中创建Student对象,并调用setAge()方法传入一个负数-20,在setAge()方法中对参数stuAge的值进行检查,由于当前传入的值小于0,因此会打印“年龄不合法…”的信息,age属性没有被赋值,仍为默认初始值0.
那么关于类的设计和类的封装,就写到这里,大家看完我描述的话语之后是否有点头绪呢???
**
期待你们的评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