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引入
1)产生背景:客观网络的复杂性迫切要求有一个协议标准
2)层次结构:分层体系结构;每一层的目的是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上一层不需要知道下一层是如何实现服务的
eg:董事长之间的通信过程
3)相关概念
功能与服务(接口)
分层
模块化或分而治之
协议栈
封装与解封装
4)优点
开放
兼容性
易学习
降低成本
故障排除
2. OSI参考模型
2.1. 物理层
1)定义: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单位:比特(Bit)
2)功能:
① 透明地传送二进制比特流,即经过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送变化。不负责关心比特流的实际意义和结构,只负责接收和传送比特流。
② 定义网络硬件的特性、标准,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等。例子:RJ-45。
3)物理层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
2.2. 数据链路层
1)定义: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单位:帧(Frame)
2)功能:
① 编帧和识别帧:把比特流编为帧,并将帧解开传递给网络层;
② 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通信的基本流程;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