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系列-第二篇】降低CAN负载和首帧延迟的实用方法

目录

一、CAN总线负载设计

1.1 总线负载暴增原因及影响

1.2 负载均衡策略

二、首帧延时设计

2.1 首帧延时的概念

2.2 首帧延时影响因素

2.2.1 报文发送时间

2.2.2 报文长度

2.2.3 总线繁忙程度

2.2.4 总线负载

2.2.5 通信速率

2.2.6 硬件延迟

三、CAN工程实战建议

3.1 报文优先级设计

3.2 发送/接收缓冲机制

3.3 发送处理

3.4 报文周期不准常见排查方向

3.5 BusOff恢复机制及误差来源

四、CAN通信健壮性验证

4.1 位时间验证

4.2 接收验证

4.3 发送一致性及重发验证

4.4 异常电压通信验证

4.5 NM网络管理功能验证

4.6 快慢恢复验证

4.7 唤醒响应时间验证

4.8 协议符合性验证

五、总结


一、CAN总线负载设计

1.1 总线负载暴增原因及影响

在周期发送的CAN报文系统中,多个报文的发送周期如果存在最小公倍数时间点重合,可能导致该时间点大量报文同时发送,瞬时总线负载大幅提升。此现象会带来:

  • 总线占用率短时骤升,影响其他报文发送时机。
  • 增加报文冲突与仲裁,导致传输延迟和错误帧产生。
  • 降低系统实时性和整体稳定性。

1.2 负载均衡策略

为了平滑总线负载,减少瞬时负载峰值,可采取以下措施:

1)报文优先级设置

        对于周期相同的报文,根据优先级设置不同的CAN ID。高优先级报文(低CAN ID)会优先于低优先级报文发送,减少总线负载的集中爆发。

2)报文周期分散化

        将报文的周期进行适当的分散化,避免多个报文在同一个时间节点同时发送。通过微调报文的周期,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多个报文最小公倍数时间节点的情况(由OEM在设计阶段决定)。

3)发送报文时间随机化  

        在报文发送时间上引入一定的随机性,这可以通过添加随机延时或者使用随机种子来实现(一般随机延时不超过周期报文的10%)。这样可以减少多个报文在同一时间发送的可能性,从而平稳分布总线负载。(Tier1等供应商可采取的方案)

4)报文合并与压缩  
        合并内容相关或相似报文,减少总报文数量和发送频率。(由OEM在设计阶段决定)

5)限制瞬时发送报文数量  
        考虑限制同时发送的报文数量。当多个报文的周期接近最小公倍数时,通过限制同时发送的报文数量,可以减缓总线负载的增长。(有报文丢失或者延迟风险,较少采用)

6)动态调整周期  
        在运行时根据总线负载情况,动态地调整部分报文的发送周期,以确保总线负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可能会会违背OEM需求,较少被采用)。


二、首帧延时设计

2.1 首帧延时的概念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中的首帧延时问题是指从发送方发送第一个数据帧到接收方收到该帧之间的时间延迟,包括数据进入收发队列的延时、总线仲裁延时、传输延时。这种延时可能会影响实时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首帧延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2.2 首帧延时影响因素

2.2.1 报文发送时间

        首帧的延时受到报文发送时间的影响。如果在发送方将数据帧放入发送队列的时间较晚,那么首帧的传输就会被延迟。

         建议:优化报文发送时机,确保发送队列及时更新。

2.2.2 报文长度

        数据的填充会影响报文总长,进而影响帧传输效率,从而影响首帧延时。

        建议:避免使用冗余数据填充报文,减少DLC长度(但实际上OEM多规定固定长度报文)

2.2.3 总线繁忙程度

        如果总线上正在传输其他报文,总线可能会繁忙,从而导致首帧的传输被阻塞或延迟。

         建议:实时性高报文设置较短周期。

2.2.4 总线负载

        如果总线上的负载很高,首帧的传输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传输时间延迟。

         建议:控制总线负载,避免过度拥堵(见章节一)。

2.2.5 通信速率

        不同的CAN通信速率会影响数据传输的时间,较高的速率可能会减少首帧延时。

         建议:合理配置通信速率,平衡延时与负载。

2.2.6 硬件延迟

        CAN控制器和传输硬件的特性也会影响首帧的传输延时。

        建议:选用低延迟、高性能CAN控制器


三、CAN工程实战建议

3.1 报文优先级设计

  • 周期报文ID优先级高于事件报文。
  • 周期越短,CAN ID应越小。

3.2 发送/接收缓冲机制

  • 利用发送缓冲(如CAN邮箱)、队列和DMA技术缓解阻塞,提高数据吞吐。

3.3 发送处理

使用“中断+周期调度”模式:应用层置发送标志,周期任务检测后发送首帧,Tx confirm中断处理中发送后续帧。

3.4 报文周期不准常见排查方向

  • 任务调度周期误差。
  • 发送邮箱满导致延迟(发送邮箱深度应大于2倍周期内需发送的报文数量)。
  • 总线被高优先级报文抢占。

3.5 BusOff恢复机制及误差来源

BusOff恢复计时基于周期调度,而报文发送多基于中断,发生Busoff的时间点到计算恢复的时间点往往会有一个调度间隔的误差,这个属于正常范围,故存在一定调度误差属于正常。但若恢复时间偏差大时,可检查发送缓存是否已正确清理。


四、CAN通信健壮性验证

4.1 位时间验证

        利用示波器测量ID字段首个显性跳变沿至ACK前最后一个显性跳变沿的时间,计算位时间。

4.2 接收验证

        分批发送ID从0x001到0x7FF的报文(例如每批50帧),确认总线上无error帧产生。

4.3 发送一致性及重发验证

  • 校验DUT发送报文与DBC定义完全一致。
  • 利用干扰设备验证DUT重发机制。

4.4 异常电压通信验证

        在电压异常(过高或过低)条件下测试通信,观察恢复正常电压后的通信恢复情况。

4.5 NM网络管理功能验证

        验证NM ID返回正确,NM模式迁移功能正常。

4.6 快慢恢复验证

        测试BusOff状态下快速和慢速恢复机制。

4.7 唤醒响应时间验证

        测量DUT休眠和正常状态下通过NM唤醒的响应延时。

4.8 协议符合性验证

        验证符合ISO 11898-2:2016及SAE J2284-3等标准。


五、总结

合理设计报文周期与优先级,结合负载均衡策略和健壮性测试,能够保障CAN通信的实时性、稳定性及可靠性。配合合适的硬件选型和发送接收策略,实现高效的CAN总线系统。


想了解更多嵌入式技术知识,请点击阅读我的其他文章

烟花的文章链接集合-CSDN博客

如果你觉得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收藏和分享支持下哦!

一、综合实战—使用极轴追踪方式绘制信号灯 实战目标:利用对象捕捉追踪极轴追踪功能创建信号灯图形 技术要点:结合两种追踪方式实现精确绘图,适用于工程制图中需要精确定位的场景 1. 切换至AutoCAD 操作步骤: 启动AutoCAD 2016软件 打开随书光盘中的素材文件 确认工作空间为"草图与注释"模式 2. 绘图设置 1)草图设置对话框 打开方式:通过"工具→绘图设置"菜单命令 功能定位:该对话框包含捕捉、追踪等核心绘图辅助功能设置 2)对象捕捉设置 关键配置: 启用对象捕捉(F3快捷键) 启用对象捕捉追踪(F11快捷键) 勾选端点、中心、圆心、象限点等常用捕捉模式 追踪原理:命令执行时悬停光标可显示追踪矢量,再次悬停可停止追踪 3)极轴追踪设置 参数设置: 启用极轴追踪功能 设置角度增量为45度 确认后退出对话框 3. 绘制信号灯 1)绘制圆形 执行命令:"绘图→圆→圆心、半径"命令 绘制过程: 使用对象捕捉追踪定位矩形中心作为圆心 输入半径值30并按Enter确认 通过象限点捕捉确保圆形位置准确 2)绘制直线 操作要点: 选择"绘图→直线"命令 捕捉矩形上边中点作为起点 捕捉圆的上象限点作为终点 按Enter结束当前直线命令 重复技巧: 按Enter可重复最近使用的直线命令 通过圆心捕捉极轴追踪绘制放射状直线 最终形成完整的信号灯指示图案 3)完成绘制 验证要点: 检查所有直线是否准确连接圆心象限点 确认极轴追踪的45度增量是否体现 保存绘图文件(快捷键Ctrl+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