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第一版

本文探讨了超级电容在RM2020比赛中的应用与设计,包括其在掉电保护、快速充放电及瞬间功率供应等方面的优势。详细分析了比赛规则下电容设计的要求与限制,介绍了电容过压保护、恒压恒流充电及电源切换等模块设计思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超级电容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本文用于记录学习设计2020RM超级电容

Alt

超级电容简单背景

1、 掉电保护数据(手表、GPS)。当设备掉电后超级电容内的电量可以作为备用电源维持器件的时钟运行,从而使数据能够保留或不被丢失,下次上电不用重新加载可以快速读取上次数据。(国网单相表也要求使用超级电容进行 RTC 维持,要求电池可更换,RTC 保持的时间在 48 小时以上。)

2、 作为需电量小的器件的电源,快速充放电的特点

3、提供高的瞬间电流,瞬间功率特性好可以瞬间放出大电流,瞬间提供大功率供电

电容比赛要求

电容基本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底盘超功率限制

机器人的底盘功率会被裁判系统持续监控,超出功率限制后,裁判系统会触发惩罚机制。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判罚情况不同。考虑到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很难做到瞬时输出功率的控制,因此官方在裁判系统服务器上限定了一个缓冲能量 W。步兵机器人英雄机器人的 W 值有以下两种情况

1、 步兵机器人或英雄机器人未飞跃公路飞坡时,其 W 值等于 60J。
2、 步兵机器人或英雄机器人飞跃公路飞坡后,其 W 值从当前值增加至 250J。后续若消耗至 60J 以下,W 值最高可恢复至 60J

裁判系统做底盘功率检测的频率是 10Hz。
超限比例:K = (Pr-Pl) / Pl * 100%,其中 Pr 为瞬时底盘输出功率,Pl 为上限功率。

KN%
K ≤ 10%10%
10% < K ≤ 20%20%
K > 20%K > 20%

Alt

电容设计

电容设计要求

 电容设计的要求:
(1)充电:恒流给超级电容充电并且做出保护模块防止电容破坏
(2)放电:放电时让超级电容提供大部分的功率,而不是由电池来提供
(3)MOS保护:MOS管作为控制电路,防止 MOS 管被击穿;防止功率过大的产热影响MOS管特性
(4)电机电流:电机减速或突然停止会产生强大的反电动势,怎样吸收倒灌的电流或者将其安全消耗掉
(5)精简化:由于空间有限,将各种模块整合设计

电容设计思路

电容过压保护模块、恒压恒流模块、电源切换模块。

电容充电模块设计

电容组采用电容串联的方式
1、首先对电容模块进行过压保护,利用BW6101模块对并联的每个电容进行保护
典型电路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对电容进行充电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控制A1、A2来控制电容充电放电,功率不易控制所以用恒压与恒流模块来给电容充电。恒功率充电太过刻板,因此有个新想法:通过PWM波控制A1电压,改变电压占空比从而控制电流的占空比(由于裁判系统10HZ检测一次即100ms),100ms时间较为充裕在100ms内可以控制恒流模块电流的占空比来达到改变平均电流的效果,从而间接实现了可控的功率充电,更灵活地分配给电容和电机的功率。
(想法还需实验验证)

电容放电电路设计

通过电压比较器信号实现电池和电容较高电压者来供电,快速实现切换电路。
在放电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电机线圈会有反向电动势,此时会有电流倒灌的现象,因此要妥善处理这部分电流。
这里借鉴港科的思路:
用两路背对背MOS管来实现控制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TC1473

用LTC1473芯片和Si9926DY芯片来实现电容和电池的开关来对底盘供电。
MOS管的寄生二极管能互相抵销,解决电流倒灌问题。

总结

初次设计超级电容,方案还有多不成熟地方。欢迎交流学习,希望能够迭代出更好的方案。

### 如何在Multisim中设计超级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电路 #### 设计准备 为了在Multisim中创建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电路,需先了解超级电容器的特点以及其与传统电容器的区别。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大的容量,这使得它们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 构建基础RC电路模型 基于已有的RC电路理论[^3],可以构建类似的结构来模拟超级电容器的行为。由于超级电容器参数远大于常规电容,因此需要调整电阻值以匹配实际应用条件下的时间常数τ=RC。 #### 添加超级电容器元件 1. 打开Multisim软件并新建项目。 2. 使用组件库找到适合的超级电容器模型,并将其放置于工作区。 3. 连接适当大小的电阻作为负载或限流装置,形成完整的回路。 #### 设置仿真环境 完成硬件连接后,设置仿真的初始状态: - 对于充电过程,设定直流电源为输入源; - 放电阶段则断开外部供电,仅保留预先储存电量的超大容量电容与其相连的测量仪器。 #### 开始瞬态响应测试 利用Multisim内置的功能来进行U-t曲线绘制,具体步骤如下: - 启动瞬态分析工具; - 配置采样时间和数据记录长度; - 观察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验证是否符合预期公式 uc(t)=U×[1-e^(-t/τ)] 或者 uc(t)=Uo×e^(-t/τ)。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rc_charge_discharge(R, C, t_max): tau = R * C time = np.linspace(0, t_max, 1000) u_c_charge = lambda t: 5*(1-np.exp(-t/tau)) # 假设电源电压为5V u_c_discharge = lambda t: 5*np.exp(-t/tau) fig, ax = plt.subplots() ax.plot(time, list(map(u_c_charge, time)), label='Charging') ax.plot(time, list(map(u_c_discharge, time)), label='Discharging') ax.set_xlabel('Time (s)') ax.set_ylabel('Voltage across Capacitor (V)') ax.legend() rc_charge_discharge(1000, 0.001, 5) # 示例R=1kΩ,C=1mF,t_max=5秒 plt.show() ``` 此Python脚本用于辅助理解上述过程中涉及的数学关系,并非直接应用于Multisim内运行。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