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博士已毕业,新的开始,新的起点
这里面有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我们俩现在还是朋友,他比我早毕业一年,说来也惭愧,有几次实验的参数还都是我请教他,才得以解决的。这一年我收获了很多粉丝,博客的阅读量也逐日增加,来向我咨询的同学也越来越多,后来因为自己的课题项目比较繁忙,所以回复的也不够及时,可能忽略了很多留言,在此表示歉意。求学生涯虽已经结束,但求知是无尽的,考虑到本账号中有些博客内容缺乏条理和时效性,为了更好的为大家带来高质量的文章,我将关闭之前的博客内容,并在今后将在新号上对更多的课题研究方向进行创作,本账号也将相应的更新和补充。
2024-12-28 20:24:09
282

原创 光伏储能交直流微电网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
仿真由光伏、蓄电池及负载组成的独立直流微电网,提出电压和电流分段式协同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能量管理划分为 4 种工作模式,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充分利用太阳能,将蓄电池作为支撑单元,当光伏模块不能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时候,蓄电池工作,稳定微电网母线电压。为了防止过充,将蓄电池充电分为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
2020-10-03 12:05:42
22180

原创 虚拟同步机(VSG)matlab/simulink控制仿真
虚拟同步机,虚拟同步机仿真,VSG控制仿真包括VSG基础控制+虚拟惯量阻尼自适应控制+低电压穿越+无缝切换+谐波抑制+双机并联这是我硕士课题中的一部分,虚拟同步机技术,仿真包括虚拟同步机几乎全部的大方向,虚拟同步机传统控制仿真,还有VSG并离网无缝切换技术仿真,VSG惯量阻尼自适应仿真,虚拟同步机低电压穿越技术。另外还有虚拟同步机双机并联控制,谐波抑制,低电压穿越虚拟同步机的仿真基本调压调频功能都可以实现.主页里还有新能源方向其他的仿真介绍,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并网系统仿真模型
其次,根据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研究采用矢量控制实现有功和无功解耦,分析了双PWM功率变换器数学模型,采用定子侧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和转子侧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前面博客关于风电类的课题主要是直驱式方向,根据有些同学的建议,我后来抽时间又系统的对双馈风力发电模型进行的各详细的建模,现在把思路分享给大家。
2025-03-05 17:56:32
863
原创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两级式光伏并网低电压穿越控制(LVRT)仿真模型
且逆变器此时输出电流不能大于1.1的额定电流。同样的对于不对称故障来说,除了正序无功补偿外,还需要利用正负序分离,分别对正序和负序电流进行控制,最终的控制结果都是在电压跌落期间,逆变器向电网输出的无功功率维持电网电压的稳定、减小逆变器在故障期间提供无功的压力、保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脱网运行。接下来的博客更新主要针对,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基础上兼具电网电能质量治理控制的控制方向(包括,光伏低电压穿越控制,双馈风力机低电压穿越控制,光伏并网+谐波抑制,风力发电+无功补偿控制、多功能并网逆变器控制等)。
2025-03-05 17:40:41
508
原创 基于Matlab/Simulink永磁直驱风电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仿真模型
因此,实际运行中对风电机组的并网运行规定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低电压穿越(LVRT)是指电网发生故障等问题导致电压跌落时,风电场能够不切除机组、保持持续挂网运行的能力。由上图可以看出,不加入低压控制时,由于网侧电压降低,若风力系统仍然向网侧输入相同的功率,相比较暂降之前,网侧输出电流会骤升,导致闭环控制不稳定,系统容易出现超调工况。低电压穿越控制是近十年来的研究重点,也是最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这篇博客先介绍传统的直驱式风电并网的低压穿越,后面博客还会更新光伏低压穿越、双馈低压穿越以及其他算法下的LVRT控制。
2025-03-05 17:35:54
648
原创 基于Matlab/Simulink多端口变流器的光伏储能制氢仿真模型
本篇博客在多端口变流器的基础上,以光伏储能系统为能量供给的研究对象,系统性的研究水电解制氢系统的以及接入电网的控制算法,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和系统控制器,以及由蓄电池、电解槽、 氢气储罐和组成的氢储能单元。3.功率平衡控制:通过动态调整各端口的功率分配,实现系统的整体能量平衡。
2025-03-05 17:31:41
440
原创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风光储制氢仿真模型
典型的风光互补发电制氢、储氢、用氢一体 化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装置、 逆变器和系统控制器,以及由蓄电池、电解槽、 氢气储罐和氢燃料电池组成的氢储能单元,风光 互补发电耦合氢储能系统主要装置布局如下图 所 示。该系统通过风光互补发电,利用电解水制氢技术将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再通过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实现氢能的利用。
2025-03-05 17:21:29
540
原创 直驱式风电储能制氢仿真模型matlab/simulink
基于储能和风电系统的协调运行,不仅能够缓解系统的调频、调峰压力,还可以有效平抑风电输出功率的波动,降 低大规模风电接入对配电网频率、电压稳定性的影 响。传统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储能、电磁 储能、热力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等,这些储能技术都可 以很好地满足能量在充放电短周期内就地使用,但 在大规模、长期的能源存储方面稍显不足。随着其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风电在电网中渗透率的提升,大规模风电并网势必会增加配电网的调峰压力,降低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稳定性。
2025-01-20 22:40:26
412
原创 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
外环是母线电压环,采用PI控制,稳定母线电压,内环就是解耦控制,PI控制器跟踪参考电流,然后经过SPWM调制,输出触发脉冲,这里我仿真设置了个扰动,为了观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0.4s光照强度下降至500,然后系统的输出,在经过很小的波动后就稳定了,效果很优!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有大功率和小功率的两种,之前早在硕士期间做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的时候搭建的仿真,两种控制的区别在电压外环上,并网电流波形好,谐波畸变率低,母线电压稳定。单相并网逆变器也是采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外环母线电压,内环解耦pi电流跟踪。
2025-01-19 22:07:30
592
原创 永磁直驱式风电并网仿真模型Matlab/Simulink模型
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摒弃了传统的齿轮箱结构,采用永磁体直接驱动发电机的方式,实现了低噪音、高可靠性和高效率。通过转速外环和电流内环的控制,实现了对系统转速和电流的精确调节,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采用了基于母线电压外环、内环电流解耦的双闭环PI控制+PWM调制技术,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控制策略确保了直流侧电压的稳定,同时支持网侧变换器的并网控制策略,增强了电网互动能力。MPPT控制部分主要用于提高发电系统的效率和输出功率,具体方式是在机侧整流控制中通过调整最优转速来实现对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2025-01-19 22:03:40
687
原创 光伏储能电解水制氢仿真模型Matlab/Simulink
和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相比,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电流密度大、氢气纯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并且,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工作效率更高,易于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相结合,是目前电解水制氢的理想方案。PEM电解水制氢系统由PEM电解槽和辅助系统(BOP)组成。碱性电解槽主体由端压板、密封垫、极板、电板、隔膜等零部件组装而成,电解槽包括数十甚至上百个电解小室,由螺杆和端板把这些电解小室压在一起形成圆柱状或正方形,每个电解小室以相邻的2个极板为分界,包括正负双极板、阳极电极、隔膜、密封垫圈、阴极电极6个部分。
2025-01-16 21:48:22
1077
1
原创 虚拟同步机(VSG)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
虚拟同步机电网电能质量治理及稳定性分析:其实不管VSG研究什么,总归是要为微电网,电网来服务的,现在电网电能质量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虚拟同步机在模拟同步发电机外特性的基础上,要是对电能质量进行治理,控制功能上也会更完善,所以针对电网电压质量的控制也是比较热门的,和风电结合起来,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兴趣的,往这个方向研究。光伏和风电与VSG相联系的仿真:这个其实也就是对VSG直流侧进行建模,在我前期还是硕士期间,导师比较推荐我往这个方向多研究研究,储能是热点,风光相关的就不用说了,一直都那样。
2025-01-15 22:55:20
1005
原创 光伏储能交直流微电网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
有需要相关仿真模型、文献资料和课题指导的的,欢迎联系,本人博士已毕业,有多年本硕课题指导经验,主页内还有相关风光储联合微电网系统、微电网变换器控制、电能质量治理、风电、光伏、储能并网相关博客,谢谢点赞关注!
2025-01-15 22:45:22
446
原创 光伏低电压穿越控制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
且逆变器此时输出电流不能大于1.1的额定电流。同样的对于不对称故障来说,除了正序无功补偿外,还需要利用正负序分离,分别对正序和负序电流进行控制,最终的控制结果都是在电压跌落期间,逆变器向电网输出的无功功率维持电网电压的稳定、减小逆变器在故障期间提供无功的压力、保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脱网运行。仿真设置故障时间:0.6-1.4s,在这期间,可以看出逆变器能够输出无功的同时,减少有功功率的输出,保证在电网故障期间不发生过流现象,同时保证足量的无功,送入电网,保证对电网的电压支撑。
2023-04-09 00:32:19
4240
原创 基于matlab/simulink风电储能并网仿真模型
最近会不定期更新一些DG控制策略。风力发电会由于风速的变化导致输出功率不稳定,并网时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为了减小不稳定的风力发电系统对电网的不利影响,一般都会配置储能装置,如蓄电池,超级电容等,通过储能装置充放电控制,来实现吸收和释放功率,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从而抑制风电的功率波动。从结构上讲,并网风力发电及储能系统又由风力机,永磁同步电机PMSG,控制器,蓄电池,整流器,逆变器和电气负载组成。其中,负载可以分为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交流负载更广泛,它可以是我们日常的电器,也可以并入大电网,即实现风力发电及
2023-03-08 21:45:51
3006
原创 光伏储能制氢仿真模型Matlab/Simulink
在系统梳理控制结构之前,我们先看下分布式能源制氢的可行性原理。首先对于太阳能制氢,其基本原理就是先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然后将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 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制氢储能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当太阳能充足但无法上网、需要弃光时,利用光电将水电解制成氢气(和氧气),将氢气储存起来; 当需要电能时,将储存的氢气通过不同方式(内燃机、燃料电池或其他方式)转换为电能输送上网。太阳能光伏电解水制氢的原理:典型的光电化学分解太阳池由光阳极和阴极构成。光阳极通常为光半导体材料,受光激发可以产生电子空穴对,光阳极和对极(阴极
2023-03-01 12:18:39
5821
16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