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UE
文章平均质量分 90
年纪轻轻就扛不住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vue3中高德地图地理编码与逆地理编码详解(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高德地图API中地理编码与逆地理编码功能的实现方法。地理编码将地址转换为经纬度坐标(如用户输入地址搜索),逆地理编码则将坐标转换为结构化地址(如点击地图获取位置信息)。文章详细解析了AMap.Geocoder的参数配置与方法使用,包括城市范围、查询半径等设置项,并提供了正向地理编码(地址转坐标)和逆向地理编码(坐标转地址)的代码示例。通过Vue3组件示例展示了具体应用场景,包含交互界面设计、坐标点标记等完整实现方案,帮助开发者快速集成地图地址转换功能。原创 2025-07-08 10:28:26 · 1070 阅读 · 0 评论 -
Vue3 中 watch 和 watchEffect 的区别详解
Vue中的watch和watchEffect都是用于响应式数据监听的API,但各有特点。watch需要明确指定监听的数据源,可以获取新旧值,适合精确监听和异步操作;watchEffect自动追踪依赖并立即执行,更简洁但无法获取旧值。二者都支持深度监听和清理副作用,watch默认不立即执行,而watchEffect总是立即执行。选择时,如需比较前后值或特定监听用watch,简单自动监听用watchEffect,需注意避免无限循环和内存泄漏。原创 2025-07-05 10:00:00 · 1681 阅读 · 0 评论 -
Vue中计算属性(computed)和侦听器(watch)的区别详解
Vue.js中computed与watch的核心区别与适用场景 摘要: computed是声明式的计算属性,具有缓存特性,适合数据转换和派生(如格式化、过滤等),必须返回结果且不支持异步操作。watch是命令式的侦听器,无缓存,适合响应数据变化执行副作用(如API调用、日志记录等),支持异步且无需返回值。主要区别体现在:设计目的(数据转换 vs 响应变化)、执行机制(惰性计算 vs 即时执行)、缓存性(有 vs 无)和异步支持(不支持 vs 支持)。原创 2025-07-04 16:05:28 · 432 阅读 · 0 评论 -
vue3中实现高德地图路线规划(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在Vue3中使用高德地图API实现驾车路线规划功能的方法。重点讲解了AMap.Driving插件的参数配置和使用方式,包括通过关键字或经纬度坐标两种途径进行路线查询,并支持添加途经点。文章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配置地图实例、设置路线策略参数,以及处理规划结果。该功能可实现起点到终点的驾车路线规划,并支持自定义途经点、路线策略等参数,适用于各类导航应用场景的开发。原创 2025-07-04 11:05:59 · 1124 阅读 · 0 评论 -
vue3中实现高德地图POI搜索(附源码)
上一篇文章详细讲解了vue3中实现高德地图地址搜索自动提示(附源码),本文将重点介绍POI搜索功能的实现。POI(Point of Interest) 搜索用于查找特定位置或区域内的兴趣点,如餐馆、商场、景点等。原创 2025-07-01 10:18:16 · 728 阅读 · 0 评论 -
vue3中实现高德地图地址搜索自动提示(附源码)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Vue3项目中实现高德地图搜索自动提示功能的两种方法。第一种通过调用autoComplete.search()方法灵活定制下拉样式,第二种通过绑定输入框ID实现默认UI提示。文章包含完整的代码示例,从地图初始化、插件加载到事件监听,并强调了安全密钥和API key的配置要点。通过示例代码可以快速实现地址搜索时的智能提示功能,并获取选中位置的名称和经纬度信息。文末还提供了效果展示图,帮助开发者直观了解实现效果。原创 2025-06-28 17:59:59 · 1142 阅读 · 0 评论 -
Vue3项目引入高德地图【超详细教程】
本文介绍了在Vue 3项目中集成高德地图的完整流程。首先通过Vite初始化Vue 3项目并安装高德地图JS API加载器,然后在高德开放平台申请开发者Key和安全密钥。接着详细讲解了如何创建地图容器、加载地图实例,以及添加各类地图控件(比例尺、工具条、方向盘等)。文章还展示了3D地图的实现方式,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通过本文指导,开发者可以快速在Vue 3项目中实现高德地图的基础功能。原创 2025-06-27 14:23:14 · 2016 阅读 · 0 评论 -
全面掌握Vue 3响应式:ref自动解包、reactive对象替换及响应式丢失问题
Vue 3响应式系统核心API解析:ref与reactive对比指南 本文详细分析了Vue 3中ref和reactive两个响应式API的使用方法、区别和注意事项。ref适用于所有数据类型,需通过.value访问;reactive仅用于对象类型,可直接访问属性。文章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它们的应用场景,重点比较了访问方式、适用类型和实现原理的差异,并总结了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如响应性丢失和对象替换等。最后提出了类型选择建议和性能优化方案,建议基本类型优先使用ref,复杂对象使用reactive,并注意避免解构陷阱原创 2025-06-27 09:43:30 · 404 阅读 · 0 评论 -
keep-alive实现原理及Vue2/Vue3对比分析
Vue的keep-alive组件用于缓存组件实例避免重复渲染,其核心实现原理包括:使用LRU算法管理缓存(Vue2通过对象/数组,Vue3改用Map/Set),提供include/exclude过滤和max限制功能。Vue2采用选项式API,Vue3改用组合式API实现,主要差异体现在数据结构、生命周期处理和渲染逻辑上,但都通过标记组件状态和复用实例来优化性能。该组件在切换时不会触发常规的销毁/创建过程,而是调用activated/deactivated生命周期钩子。原创 2025-06-21 17:24:42 · 1366 阅读 · 0 评论 -
Vue 样式穿透语法大全(涵盖 Vue2、Vue3、Less、Scss 等)
Vue样式穿透技术解析样式穿透是Vue组件开发中突破scoped样式限制的技术手段,用于修改子组件或第三方组件的内部样式。在Vue2时代有>>>、/deep/和::v-deep三种语法,而Vue3统一为:deep()语法。该技术特别适用于:1)定制第三方组件样式;2)调整子组件内部元素;3)覆盖默认主题。实际开发中可结合SCSS/LESS预处理器的嵌套语法使用,并支持多层级选择。Vue3还提供了:slotted处理插槽内容、:global添加全局样式等配套方案。原创 2025-06-20 09:08:52 · 1361 阅读 · 0 评论 -
Vue Scoped原理详解
本文介绍了Vue中的Scoped CSS特性,它通过在<style>标签添加scoped属性实现样式局部作用域。主要原理是为组件元素添加唯一属性(如data-v-xxx)并通过PostCSS处理样式选择器。文章还详细讲解了深度选择器的使用场景和方法,分析了Scoped CSS的优点(样式隔离、性能优化)和注意事项(影响子组件根元素、不适用于v-html内容)。针对常见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如使用:deep()修改第三方组件样式、:global()处理动态内容样式。最后强调理解Scoped CSS原理.原创 2025-06-19 11:19:33 · 925 阅读 · 0 评论 -
Vue3 defineModel 原理解析
在上一篇文章中探讨了`v-model`的实现原理。文将聚焦于Vue3.4版本新增的`defineModel`语法糖,它显著简化了组件中`v-model`的实现方式。我们将详细解析`defineModel`的工作原理,并与3.4版本之前实现组件`v-model`的方法进行对比。原创 2025-06-17 09:34:55 · 1227 阅读 · 0 评论 -
Vue中v-model 原理解析
v-model是Vue实现双向数据绑定的指令,本质上是:value和@input的语法糖。它通过绑定value属性和监听input事件,实现数据与视图的双向同步。v-model适用于表单元素和自定义组件,并支持.lazy、.number、.trim等修饰符来扩展功能。自定义组件使用v-model时需定义value属性和input事件。理解v-model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更灵活地使用Vue进行开发。原创 2025-06-13 11:25:48 · 43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