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实战 ELK 日志系统全流程教程(一):ELK 是什么?为什么要用 ELK?】


前言

在服务架构日益复杂、微服务化和分布式环境盛行的今天,一个可搜索、可视化、可扩展的日志分析系统已成为项目开发、运维监控、业务运营的关键基础设施。ELK 作为业界主流日志分析方案,以其强大的功能和良好的生态,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

本篇文章将介绍 ELK 的基本概念、核心组件的作用,以及它为何成为日志系统的首选方案。


一、什么是ELK 框架?

ELK 由三个核心组件构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日志收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体系:

1. Elasticsearch — 日志存储和搜索引擎的核心

  • 基于 Lucene 构建的分布式搜索引擎
  • 支持高效的全文检索、字段级查询、聚合分析
  • 数据以 JSON 格式存储,查询接口友好
  • 支持分片和副本机制,天然适合分布式部署和高可用架构

2. Logstash — 数据结算和流程处理工厂

  • 多数据源支持(文件、JSON、CSV、消息队列、JDBC 等)

  • 灵活的 pipeline 配置 (input → filter → output)

  • 支持丰富的过滤器(grok、date、geoip、mutate 等)

3. Kibana —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

支持 DSL 搜索、类 SQL 搜索(KQL)

便捷地创建 dashboard 和统计图表

支持定时查询、自动刷新

二、ELK系统工作流程图

为了更方便理解ELK体系的工作流程,我们整理一个日志系统的整体流程图
ELK框架图

  1. 应用服务器产生日志,通过 Filebeat 收集日志,推送到队列或直接发往 Logstash
  2. Logstash 处理、清洗、解析日志,将数据写入 Elasticsearch。
  3. Kibana 作为交互界面,供运维、研发、业务团队检索、分析和可视化日志。

总结

本篇博客简要介绍了 ELK 体系的架构、组件职责及整体工作流程。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基于 Golang 实战,搭建完整可用的 ELK 日志系统 demo,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可视化查询等全流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