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
文章目录
1if的用法及实例分析(if…else if…else)
语句
① 以分号结束的一行
(有些公司把代码按行统计,所说的“行”)
int a = b;
a = c;
printf(“hello world!\n”);
但是其实也可以把两个语句也在一行里,
a= b; d=e;
(这样会影响可读性,规范的写法是一行写一个语句)
复合语句
用{}把多行语句包起来,组成一个复合语句
在简单语句出现的地方,都可以用复合语句
有点抽象。。。有个印象就可以了。。。
if语句 : 形式1
if (expr)
statement1
else
statement2
规则:
如果expr为真(非0),则执行语句statement1
否则,执行语句statement2
例
int x = 61; // 60分以上通过考试
if(x >= 60)
printf(“pass !\n”);
else
printf(“fail !\n”);
写成复合语句
int x = 61; // 60分以上通过考试
if(x >= 60)
{
printf(“pass !\n”);
//printf(“beer !\n”); // 再庆祝一下
}
else
{
printf(“fail !\n”);
}
if语句 : 形式2 (最简形式)
if (expr)
statement1
规则:
如果expr为真(非0),则执行语句statement1 (没有否则…)
写成复合语句
int x = 61; // 60分以上通过考试
if(x >= 60)
{
printf(“pass !\n”);
printf(“beer !\n”); // 再庆祝一下
}
if语句 : 形式3 (完全形式)
完全形式
if (expr1)
statement1
else if(expr2)
statement2
else if ...
else if ...
else statement_last
规则: 如果expr为真(非0),则执行语句statement1 (没有否则…)
例多段比较
成绩小于60分,给C ; 60到80给B ; 80到100到A
int x = 87;
if(x<60)
{
printf(“C \n”);
}
else if(x<80)
{
printf(“B \n”);
}
else
{
printf(“C \n”);
}
最易犯的错误
成绩小于60分,给C ; 60到80给B ; 80到100到A
int x = 87;
if(x<60)
{
printf(“C \n”);
}
else if(x<80 && x>=60) // 画蛇填足
{
printf(“B \n”);
}
else if(x>=80) // 画蛇填足
{
printf(“C \n”);
}
综合例题
让用户从控制台输入一个数字0表示周日,1表示周 一,。。。,6表示周六。
输入0或6时,打印 at home
输入1或5时,打印 at office
输入非法字符或无效输入时,打印 bad input
小结
- 积极使用大括号,避免以下错误:
int x = 61; // 60分以上通过考试
if(x >= 60)
{
printf(“pass !\n”);
printf(“beer !\n”); // 再庆祝一下
} - 注意 else 的意思,不要重复判断
- 1< x < 5 ,代码 x>1 && x<5
2switch的用法及实例分析(switch…case)
switch语句
switch(expr)
{
case OPTION_1:
break;
case OPTION_2:
break;
case OPTION_…:
break;
default:
break;
}
expr:表达式,其值必须是整型
OPTION: 常量,必须是整型
default: 默认标签
实例: 标准形式
int ch = 0;
switch(ch)
{
case 1:
printf(“go to office\n”);
break;
case 2:
printf(“stay at home\n”);
break;
default:
printf(“do nothing\n”);
break;
}
规则
- 检查有没有匹配的case:如果有,则跳到该 case处执行(注:形式上直接跳过去的)
- 如果没有匹配的case,则寻找default标签,如 果有default标签,即跳到default处执行
- 如果既没有匹配case也没有default,则直接跳 过switch语句
- 跳到指定位置后,一直往下执行。直到switch 的大括号结束 ,或者遇到break语句提前结束
- default标签不一定放在最后面。
- case标签的重叠
`注意
- switch和case都必须是整型
- case必须常量
- 记得使用break语句
- 多个case标签可以重叠`
与if…else if…的比较
- if语句的功能完全覆盖了switch…case,所以switch语 句的语法是冗余的
(可以认为switch…case内部其实就是用if…else实现的) - switch语句只适用“有限个选项”的应用场景 不适用于区间如 x>1 && x<5 (离散)
也不适用于选项太多的情形,例如从1到100共100个选项 - if语句在形式上是对每个else if逐个比较 switch…case的形式上是不经过比较,直接跳转
(当然,实质上内部还是要比较的)
小结
- 当自己写代码时,规规矩矩的写就可以了, case放前面,default放后面,全部加break语 句。不太可能出错。
- 当应付考试的时候,仔细听几页PPT的讲解,搞 清楚其运行的过程。
3for语句的各种变形及实例分析
引例
有一个长度为100的int数组,要求初化各元素的值为 1,2,3,…, 100。
一种写法:
int a[100];
a[0] = 1;
a[1] = 2;
此处省去几十行代码
a[99] = 100;
或者
int a[100] = {1,2,3, 此处省去几百个字,99};
for语句:用于实现“循环”
for(int i=0; i<100; i++)
{
a[i] = i + 1;
}
for语句的语法形式
形式
for ( expr1 ; expr2; expr3)
statement
规则:
① 初始化:执行expr1 (只执行一次)
② 条件判断:如果expr2为真,则执行③;否则退出
③ 执行statement:循环体
④ 执行expr3
⑤ 回到②,下一轮。。。
配合实例,分析规则:
int a[100];
int i;
for(i=0; i<100; i++)
{
a[i] = i + 1;
}
变形(1)
for(i=0; i<100; i++)
{
a[i] = i + 1;
}
与 for(i=0; i<100; i++)
a[i] = i + 1;
注:初学者务必使用大括号(复合语句)
- 对于初学者主要是为了避免低级错误
- 更重要的考虑是“可读性”,属于编码规范的要求。使用 大括号、使得层次清晰。
变形(2)
初始化表达式可以为空:
int a[100];
int i;
for(i = 0; i<100; i++)
{
a[i] = i + 1;
}
变形(3)
后置表达式expr3可以为空
for(i=0; i<100; )
{
a[i] = i + 1;
i+=1; // 将后置表达式直接放在循环体里
}
变形(4)
条件表达式expr2可以为空,表示总是满足。
for(i=0; ; i++ )
{
if(i>=100)
break; // 设置退出条件
a[i] = i + 1;
}
把条件判断放到循环体里、靠前的位置
变形(5)
三个表达式可以任意为空
for( ; ; )
{
printf(“hello “);
}
注: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是标准形式
break语句
用于中断循环,退出执行
continue语句
跳过后面的语句,直接进入下一轮
例:打印1,100之间的偶数,并统计偶数的个数
int count = 0;
for(int i=1 ; i<= 100; i+=1 )
{
if(i % 2)
continue; // 后面的语句被跳过…
count ++;
printf(“even : %d \n”, i);
}
printf(“total : %d \n”, count);
4for语句相关例题 (补充)
例1
遍历数组:将一个数组的元素全部按16进制打印。
unsigned char buf[4] = {1,2,3,4};
for(int i=0; i<4; i++)
{
printf(“%02X “, buf[i]);
}
例2
遍历数组:将一个数组的元素全部按16进制打印,每行 打印4个数字
unsigned char buf[4] = {1,2,3,4};
for(int i=0; i<4; i++)
{
printf(“%02X “, buf[i]);
if((i+1) % 4 == 0)
{
printf(“\n”);
}
}
例3
将一个数组顺序颠倒存放。例如,int buf[4]原来 的值是{1,2,3,4},颠倒后变成4,3,2,1。 设计思路与方法:
先找出规律
a[0] <-> a[n-1]
a[1] <-> a[n-2] …
a[i] <-> a[n-1-i] // 规律
一共多少次:n/2次 (同时适用于n为奇数、偶数)
例3
int buf[5] = {1,2,3,4,5};
for(int i=0; i< 5/2 ; i++)
{
int t = buf[i];
buf[i] = buf[n-1-i];
buf[n-1-i] = t;
}
例4
求小于100的奇数的平方和。
int sum = 0;
for(int i=1; i<100; i+=2)
{
sum += i * i;
}
小结
容易出错的点:初始值、和结束值
遍历数组的时候
for(int i=0; i<4; i++) // 是i<4而不是i<=4
{
}
解决方法:牢记其细节步骤
5while语句的语法
while的语法形式
while也用于实现循环,形式更为简单:
while(expr)
statement
执行步骤:
① 判断:expr为假时,退出循环;否则执行②
② 执行语句 statement (循环体)
③ 回到②,下一轮。。。
实例分析
和for没有本质区别,以下代码实现了for的功能:
char buf[100];
int i = 0;
while(i < 100)
{
buf[i] = i + 1;
i ++;
}
实例分析
判断条件内置:
char buf[100];
int i = 0;
while(1) //
{
if(i >= 100)
break; // 中止循环
buf[i] = i + 1;
i ++;
}
while和for的区别
没有区别
同样的例子,用while实现
求小于100的奇数的平方和。
int sum = 0;
for(int i=1; i<100; i+=2)
{
sum += i * i;
}
改用while实现:
int sum = 0;
int i=0;
while(i<100)
{
sum += i*i;
i += 2;
}
例1
让用户从控制台输入一系列正整数,当用户输入为 0时,表示结束。存储这些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要点:不知道用户会输入多少个数
例2
令用户输入一个整数(十进制),判断它有几位。 例如,用户输入3456,则它有4位数;用户输入 12345,则它有5位数。
do…while
本质仍然是和while, for完全相同
do
{
statement
}while(expr);
执行步骤:
① 执行do{}里面的循环体
② 判断expr是否为真,为真是继续下一轮,为假 时继续
do…while的特点
循环体至少执行一次。。。
例子:
让用户输入一个界于0-100的整数,返回它的平 方的值。如果用户输入的数在此区间之外,令其重 新输入。
分析:至少执行一次。如果一次就正确,则结束; 否则反复循环。
小结
while和for本质上完全相同,语法上更为简单
do…w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