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断线的风筝
人类在太空部署了许多设备,由近到远包括人造卫星、行星探测装置及深空探测装置等。
我国著名的卫星探测装置嫦娥号:
行星探测装置祝融号:
世界著名的观察装置哈勃望远镜:
詹姆斯望远镜等(睁眼看世界):
著名的深空探测装置(只身前往冒险)旅行者号:
新视野号:
好奇号:
已知GPS人造卫星工作在L频段,L1/L2/L5,在我另外的博客中有探讨过:
那么,已知人类部署的行星探测装置及深空探测装置无线电工作频段是否公开呢?
二、太空漂泊50年
以人类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为例。
在地球上,NASA在世界的三个地方部署了深空网络,其控制中心被称为“暗室(Dark Room)”。在“暗室”中,地面天线能够与旅行者1号进行沟通,接收它在太空深处传回来的极其微弱的信号。



为了保障通信顺畅,通信下行频率通常为2.3 GHz,甚至高达8.4 GHz。同时,它也能给旅行者1号上传指令,通信上行频率在2.1 GHz。在这种超高频下,通信噪音小,信噪比高。
为了使无线电信号传输到地球,旅行者一号的通讯频率选择了8GHz频段,这个频段干扰极少,能最大程度保障信道的畅通无阻,由于旅行者一号身上设计了一个直径长达3.7米的高增益天线,在高精度陀螺仪的帮助下,可以始终对准地球。
三、解惑
由此揭开我心中的一个疑问,如果有坏人干扰地球与深空探测装置的通信该怎么办。
1. 高度定向
我的另一篇博客简单探讨了微波的一些特性,其中重要的一个特性是“易于集聚成束、高度定向性以及直线传播”。2.1GHz,2.3GHz,8.4GHz正是微波频段上的频点,也继承了这些特性:
微波(Microwave)与毫米波(Millimeter wave)简介-CSDN博客
地面控制中心构建模型后可以让深空探测器的天线对准某一区域再发送数据,这样可以缩小干扰范围。即便有人恶意干扰,也能在指定区域内实施抓捕。
2. 频段公开
我之前疑惑过如果工作频段参数公开,不是方便搞破坏的人恶意利用嘛?用不用隐藏探测器工作频段?
一方面这种人类发射的深空探测器往往有很多国际合作,这些参数完全保密难度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民间不知道的误在这一频段用了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装置那不更麻烦了。
当前国际上的做法是公开这种深空探测器的工作频段,如果有人恶意干扰,可以让无线电监管局的人拿着测向仪追踪抓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