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我在研究Wireshark数据捕获:
Wireshark和USRP捕获同一信号波形差异原因-CSDN博客
Wireshark在电脑捕获的数据必定经过网卡,故在此了解网卡数据的流向,特别关注WiFi网卡向CPU传输的数据内容形式。
一、网卡型号详情
网卡型号:
走的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0:
一个关键问题,无线网卡在PCI上走的是什么数据?
二、网卡底层逻辑
查询I内特人类Wi-Fi 6 AX201的官方手册:
翻译:
无线网卡的底层结构:
左边的PCH-LP/H SoC全称是Platform Controller Hub(平台控制器集线器)Low Power / High Performance 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
右边的HrP-MS M.2 Board Harrison Peak(代号)Module Small Form Factor(小型模块)M.2 插槽。
AX201用的是CNVi接口,但是操作系统把 CNVi 设备抽象成 PCI 设备来管理。
三、模块介绍
Quasar,BT MAC,WiFi MAC,MFUART,JfP BT PHY,HrP WiFi PHY,Shard Blocks,FE都是什么?
四、WiFi逻辑
我最关心的是WiFi逻辑,数据怎么走的?
先看左边的两个接口:
看完上面的图后首先明白CPU获取的是MAC 层处理后的帧/数据包,或者说MAC 解封装后的 802.11 数据帧。
五、独立网卡的MAC-PHY分离架构
官方文档的2.1.1是MAC-PHY split的详细介绍:
翻译:
原文:
左边的是非独立网卡;右边的是独立的网卡,有自己管理各射频组件的Soc,MAC也在Soc当中。
六、网卡与CPU通信
原文:
翻译:
其中这一部分是最关键的:
翻译:
很明确了,要了解无线网卡向电脑传输的数据格式,得去看PCIe规范;
如果要看传输的是原始帧还是处理后的帧,得去看802.11协议。
在我后续的博客中:
从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栈角度了解无线网卡和CPU间的数据传输-CSDN博客
分析了无线网卡传给CPU的数据应该是处理厚度帧,解封装后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