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原地算法

本文介绍了原地算法的概念,即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空间复杂度的情况下,在已有数据中通过输出覆盖输入的操作。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在给定数组中删除重复元素,确保每个元素只出现一次,并返回新长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原地算法

1.定义

原地算法不依赖额外的资源或者依赖少数的额外资源,仅依靠输出来覆盖输入的一种算法操作。个人理解,就是在少量或不增加空间复杂度的情况下,在已有的数据或文件中通过输出覆盖输入的操作。

2.举例

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需要在 原地 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每个元素只出现一次,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示例 1:

给定数组 nums = [1,1,2],

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2, 并且原数组 nums 的前两个元素被修改为 1, 2。

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 2:

给定 nums = [0,0,1,1,1,2,2,3,3,4],

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5, 并且原数组 nums 的前五个元素被修改为 0, 1, 2, 3, 4。

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作者:力扣 (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leetbook/read/top-interview-questions-easy/x2gy9m/
来源:力扣(LeetCode)

3.思考

​ 在能够使用新数组的条件下,无疑是创建一个新数组,将出现过的元素按顺序存到数组中即可。而在空间复杂度为O(1)的要求下,我们需考虑如何在数组内部进行操作,使得最后输出的数组是去除了重复元素的数组。

​ 首先,原数组长度不改变,改变的是输出的元素个数,那么逆推可知我们需将不重复的元素覆盖到数组前一部分,而无需考虑被覆盖的、重复的元素;按此思路遍历整个数组后,我们会将不重复的元素都放置在数组前侧,并且得到一个不重复元素个数的值来进行数组元素的输出。

4.代码

`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removeDuplicates(int[] nums) {

int k=nums.length;

int j=1;

for(int i=0;i<nums.length;i++)

{

if(nums[i]!=nums[j-1])

nums[j++]=nums[i];

}

return j;}

}


之后再按j的个数输出数组元素即可。

5.反思

第一次写代码的时候对于if(nums[i]!=nums[j-1])比较的是指针i,j所指数组元素的值,可这样一来在j++之后便跳过了覆盖后的那一位,使得之后有重复的元素也会换到数组前侧。故j应该用j-1来替代。这样的话覆盖元素也会进行一次判定,就不会有重复元素。
另在今后学习中有进一步学习到原地算法会进行补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