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在Linux搭建Linux -0.11 实验环境
学习内容:
1.将笔记后面的资源下载下来,并通过FTP传输到Linux上
FTP的使用:FTP文件传输
2.安装GCC3.4
(1)解压
tar -zxvf gcc-3.4.tar.gz
(2)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并安装
进入目录:
cd gcc-3.4
可以看到有两个目录:amd64,i386,amd64目录下存放的是64位操作系统安装gcc3.4的包,i386目录存放的是32位操作系统安装gcc3.4的包,看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多少位,安装对应包
cd amd64 #进入该目录
sudo dpkg -i *.deb #安装所有包
(3)安装完成,查看是否安装成功
gcc-3.4 -v
3.编译环境
gcc编译器安装成功以后还要安装编译的环境
bootsect.S 和 setup.S 是实模式下运行的程序,采用 x86汇编语言语法,并且需要使用 8086 汇编编译器和连接器 as86 和 ld86,而 head.s 则使用一种 AT&T 的汇编语法格式,并且运行在保护模式下,需要用 GNU 的 as(gas)汇编器进行编译。所以,我们需要安装as86、ld86
(1)搜索as86和ld86
apt-cache search as86 ld86
(2)安装bin86
sudo apt install bin86
注:必须在第一步的前提下安装
(3)安装32位系统的兼容库
sudo apt install libc6-dev-i386
4.安装运行坏境
sudo apt install libsm6:i386
sudo apt install libx11-6:i386
sudo apt install libxpm4:i386
5.编译运行
(1)解压源码
tar -zxvf hit-oslab-linux-20110823.tar.gz
出现上图的样子才算解压成功,解压之后出现一个oslab目录
进入这个目录,目录对应下的文件
(2)开始编译
进入Linux -0.11,使用make命令进行编译
make all
编译成功后差不多是这样的界面
(3)运行程序
在oslab目录下运行程序
./run
运行成功会出现以下界面
实验资料:
1.Linux -0.11 源码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wLn0b1Y8H5AeWwpivwFXw
提取码:f6ex
2.GCC3.4编译器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h99qcoFtkk-xRHAuXHA2w
提取码:ln90
3.FTP文件传输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diw_YAr7ZCD74hFGE8g_Q
提取码:mp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