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简介
系统介绍
GNSS全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是指一系列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空间星座,它们通过向地球表面及近地空间区域发射无线电信号来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GNSS技术使得各类用户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的获取,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测绘、农业、气象预报、科学研究、军事行动等多个领域
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GPS的工作原理基于测量从卫星发射到接收器的信号传播时间,进而计算出接收器的准确位置。
2.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
作为与GPS竞争的系统,GLONASS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运营,同样由24颗卫星组成,确保全球覆盖。GLONASS的设计原则与GPS类似,但使用不同的频段和轨道布局。
3.欧洲伽利略系统(Galileo)
伽利略系统是欧盟开发并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旨在提高定位服务的准确性,并减少对其他系统的依赖。
完全投入运行后,伽利略系统将拥有超过20颗卫星,提供更高精度的服务,尤其是在城市峡谷和山区等复杂环境中。
4.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完成了全球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北斗系统除了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外,还具备独特的短报文通信服务。
每个GNSS系统都包含空间段(卫星星座)、地面控制段(主控站、注入站、监测站等)和用户段(各种类型的接收机)。用户通过接收来自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并利用信号到达时间差解算算法(如多普勒效应、测距差分法等),从而计算自身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随着各系统兼容与互操作性的提升,现代GNSS接收机往往能够同时接收多个系统信号,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