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和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都是创建型设计模式,它们用于创建对象,但是它们在目的、结构和使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
目的: 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了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是让子类决定要实例化的类。工厂方法让类的实例化推迟到子类。
结构:
- 一个抽象的工厂类(通常是一个抽象类或接口),它声明了一个抽象的工厂方法用于创建产品对象。
- 具体的工厂类实现了抽象工厂类,提供了具体的工厂方法实现,返回具体的产品类的实例。
- 抽象的产品类定义了产品的接口,具体的产品类实现了这个接口。
使用场景: 当你想要创建的对象的类在编译时是不确定的,或者你想要让系统在不具体指定它们的情况下创建它们时,可以使用工厂方法模式。
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
目的: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接口,用于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结构:
- 抽象工厂定义了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对象的接口。
- 每个具体的工厂类实现了抽象工厂接口,并提供了创建一系列具体产品对象的方法。
- 抽象产品定义了产品对象的接口,具体的产品类实现了这些接口。
使用场景: 当你需要创建的对象是相互关联的,或者你想要提供一个产品族的接口,使得客户端可以透明地使用这些产品时,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
最大的区别:产品种类
-
工厂方法模式:主要用于创建 单一类型 的产品,每个具体工厂类只负责创建一种产品。
-
抽象工厂模式:主要用于创建 一系列 相关或依赖对象的产品族,每个具体工厂类负责创建一整个产品族。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上下文。如果只需要创建一个对象,工厂方法模式可能更简单直接;如果需要创建一组相互关联的对象,抽象工厂模式可能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