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基础操作
一、MySQL登录
MySQL登录
(开始)+R引出
输入cmd打开后输入
mysql -u root -p 回车
- 输入密码进行登录就可以操作了
二、基本操作
1.查看数据库
当我们输入
show databases; + 回车
时可以看到我们的数据库
- 这几个都是系统的数据库,我们也可以自己创建进行相关操作。
2.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 这就成功的创建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数据库
PS: 数据库名、表名、列名都不能跟相关的关键字重复,关键字都有什么我就不再做统计,随着后续的学习大家都可以了解到。
为了我们创建的数据库不与之前存在的数据库名重复,我们可以加上一串代码做一个提示
其中的
charset utf8
是设置一个编码,因为我们的 unicode 无法给所有“字符串”进行编码,但是不巧的是我们的中文也在其中,设置成 utf8 我们的Java内部就自动完成了编码转换
3.选中数据库
use 数据库名
- 选中数据库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PS: 不要对我们系统原有的数据库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4.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PS: 删库操作一定要谨慎
- 这样就成功删除了数据库
当我们再次选中这个数据库时系统就会发生报错
5.创建表结构
create table 表名(列名 类型,列名 类型.......)
PS: 创建表结构之前一定要选中数据库,因为创建的表是存在我们选中的数据库里的
alter table 可以修改表结构,但是几乎用不到,所以不做讲解
- varchar中的20可以理解为“限宽”。
MySQL中的基本类型有
整数:int long
小数:double decimal
字符串:varchar
时间日期:datetime
…
6.查看数据库中的所有表
show tables
这就看到了我们在选中的数据库中创建的所有表
7.查看指定表结构
desc 表名
desc:describe 描述
PS:
int 中的11表示的是显示的宽度,显示int这个类型的时候最多占据11个字符的宽度,和存储时候的容量无关
- YES是表示允许这一列为空
8.删除表
drop table 表名
- drop不仅把表中的内容全删了,还把表结构也删了(谨慎操作)
之后讲解到的delete是把表内容全删了,但是表本身的结构还存在
这样就成功删除了我们的student表
当我再次查看所有表时,已经显示为空(Empty)
二、数据的增删改查(CRUD)
1.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值.....)
- PS: 值要与表中列的类型一致
- 这就显示我们已经成功插入数据
1.指定列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表明 (列名,列名...) values(值,值...)
我们这里只插入name的值,那么id那里就会默认插入NULL
2.多行插入
insert into 表明 values (值,值...),(值,值...)....
- 显示成功插入
4.全列查询
select * from 表名
- 这就查询到了刚刚插入的所有数据
PS: 这里是查询之后服务器通过网络把这些数据返回到客户端,并且以表格的形式打印出来
5.指定列查询
select 列名,列名... from 表名
- 一个表的列数是可以非常多的,我们可以指定某列或者某几列进行指定性的查询,减少服务器响应的时间,提高速率。
6.查询字段为表达式
- 查询的数据可以为表达式,假如我想查询的id都在原基础上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