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et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72、分布式高阶 π - 演算中的子类型与局部性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高阶π-演算中的子类型与局部性问题。局部性是分布式系统中确保通信安全的重要概念,通过引入可发送类型和改进类型推理系统,可以有效保持归约过程中的局部性,从而确保类型安全。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将局部性扩展到全局/局部子类型的框架,以支持更灵活的通道使用方式,并讨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动态局部性管理和与其他并发模型的结合。原创 2025-07-26 04:49:37 · 20 阅读 · 0 评论 -
71、事件结构作为预层 — 两个表示定理及分布式高阶进程的子类型化与局部性
本文探讨了事件结构作为预层的两个表示定理,并研究了分布式高阶进程中子类型化与局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函子L的刻画以及类型系统的设计,分别解决了事件结构与预层之间的表示问题,以及分布式系统中通道局部性的控制问题。研究为并发系统与分布式系统的建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原创 2025-07-25 13:58:44 · 13 阅读 · 0 评论 -
70、事件结构作为预层 —— 两个表示定理
本文探讨了事件结构作为预层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两个关键的表示定理。通过范畴论的视角,研究了事件结构与预层之间的关系,定义了涉及严格与非严格态射的条件(如 Mono、Separated 和汇合条件),并利用余极限构造了事件结构。这些理论成果为建模和分析非确定性过程(如并发系统和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数学工具和框架。原创 2025-07-24 15:34:46 · 17 阅读 · 0 评论 -
69、基于双向模拟的协议验证与事件结构预层表示
本文探讨了通信协议验证中的双向模拟技术以及事件结构预层表示的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交替位协议(ABP)和滑动窗口协议(SWP)的验证过程,通过双向模拟方法证明系统的正确性,并利用Isabelle定理证明器实现机械化证明。同时,研究了事件结构与预层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哪些预层能够由事件结构表示,揭示了非确定性过程建模的关键特征。文章还比较了双向模拟技术与代数技术的优劣,讨论了保持证明可管理性的策略以及处理复杂数据结构的挑战。最终,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优化验证方法和拓展事件结构理论的应用范围。原创 2025-07-23 13:31:38 · 34 阅读 · 0 评论 -
68、使用双向模拟进行协议证明检查
本文探讨了使用双向模拟进行协议证明检查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反应式系统的建模与验证过程。通过引入过渡系统、观察等价性和弱过渡关系等概念,展示了如何在 Isabelle 定理证明器中对系统行为进行形式化验证。文章结合了多个案例,包括无界大小的故障通道、交替位协议以及组件数量参数化的组合系统,详细说明了使用双向模拟进行协议验证的具体步骤与挑战。同时,对这种方法的自动化程度、组合性优势以及在数据结构处理方面的难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展望了未来在扩展应用领域和优化证明过程方面的潜力。原创 2025-07-22 09:18:04 · 9 阅读 · 0 评论 -
67、并发系统等价性与协议证明的研究
本博文围绕并发系统中的等价性研究及其在协议证明中的应用展开。首先深入探讨了CSP等价性的定义、特性及其与Ndtr-Mindiv-Ndinftr等价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它们在保留系统行为信息方面的差异。接着介绍了使用双模拟方法进行协议证明的两种主要方式,并以Isabelle/HOL定理证明器为工具,展示了在无限状态系统和参数化系统中机械化证明观察等价性的具体过程与挑战。最后通过实验总结了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未来在等价性研究与证明方法优化方面的方向。研究不仅丰富了并发系统理论,也为通信协议的验证提供了实原创 2025-07-21 09:23:17 · 7 阅读 · 0 评论 -
66、弱同余结果在活锁保持等价性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并发系统中的两种弱同余关系:最弱发散跟踪保持同余和最弱发散保持同余。通过引入标记迁移系统(LTS)及其迹集合、发散迹集合、无限迹集合等抽象模型,文章严格定义了这些同余关系,并证明了它们在隐藏和并行组合操作下的性质。同时,文章还分析了有限分支LTS下这些关系的简化形式,并讨论了它们在系统分析、验证和优化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意义。原创 2025-07-20 10:20:55 · 9 阅读 · 0 评论 -
65、同步结构与最弱同余结果研究
本文围绕同步结构与最弱同余结果展开深入研究。在同步结构方面,分析了信号与时钟操作的代数性质,定义了信号范畴、数据依赖关系,并探讨了信号编译方法及相关工作。在最弱同余研究部分,重点研究了保留发散跟踪的最弱同余以及区分发散与非发散系统的最弱同余,比较了其与CSP理论中Hoare失败-发散等价的关系。研究成果为系统的行为分析与验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具有在自动验证、系统设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价值。原创 2025-07-19 09:28:49 · 6 阅读 · 0 评论 -
64、同步结构:信号语言与数学模型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同步语言Signal及其背后的数学模型——同步结构。通过对信号、时钟、瞬间等概念的形式化定义,以及对同步关系和时间因果关系的数学分析,文章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用于处理同步语言中的并发、通信和时间约束问题。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该模型在Signal程序编译中的应用,包括语法分析、语义验证和代码生成流程,并展望了其在未来反应式系统开发中的潜力与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8 11:27:00 · 6 阅读 · 0 评论 -
63、并发项重写模型中的一致性属性探究
本文探究了并发项重写模型中的一致性属性,重点分析了实现转换关系的定义与可判定性条件,并引入级别一致性、条件临界对及其可连接性来保证实现的完备性。同时,结合示例和理论分析,为模型的实现提供了判定方法和理论基础。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在性能优化、一致性完成策略及应用拓展方面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7 11:05:09 · 8 阅读 · 0 评论 -
62、防火墙验证与并发术语重写模型的一致性属性
本文深入探讨了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防火墙验证与并发术语重写模型的一致性属性。在防火墙验证部分,介绍了基于控制流分析的方法,能够通过多项式时间算法确保防火墙的防护性,并提出了一种构建困难攻击者以预测防火墙行为的新颖验证方法。在并发术语重写模型方面,详细阐述了重写逻辑的应用,通过分解等式理论和定义一致性属性,解决了分布式系统建模中状态空间复杂和规则难以实现的问题。此外,还分析了重写逻辑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方法扩展、优化与技术融合。这些研究为软件系统安全验证和分布式系统建模提供原创 2025-07-16 15:53:02 · 30 阅读 · 0 评论 -
61、移动环境中防火墙的验证与控制流分析
本文探讨了移动环境中防火墙的验证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控制流分析的技术。通过分析环境的直接组成部分和稳定名称,获取环境可能包含的子环境及可能执行的转换。定义了四个可接受性谓词,用于验证进程行为和稳定能力的合法性。研究了分析的单调性和存在性,保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设计了一个基于控制流分析的保护性测试,用于判断防火墙是否能够防止无知进程的进入,并通过理论证明确保了测试的正确性。最后,总结了该方法的技术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优化和扩展方向。原创 2025-07-15 10:03:46 · 25 阅读 · 0 评论 -
60、并发系统建模与分析
本文围绕并发系统建模与分析展开,介绍了局部事件结构及其偏序关系的数学基础,探讨了Co-safe Petri网的展开方法及其在并发系统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移动环境中防火墙验证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通过控制流分析和语义规则,可以有效验证防火墙的安全性,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文中还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这些方法在分布式系统和物流系统中的综合应用。原创 2025-07-14 14:50:36 · 10 阅读 · 0 评论 -
59、基于局部事件结构的协同安全Petri网语义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协同安全Petri网与局部事件结构之间的语义联系,重点解决了Hoogers提出的问题,即是否可以用特定局部事件结构为Petri网提供另一种语义。通过引入标点、奇异性与对称性等概念,建立了从局部跟踪语言到局部事件结构的转换机制,并证明了任何协同安全Petri网都可以用πc-奇异局部事件结构进行忠实表示。此外,还为与πc-奇异局部事件结构相关联的偏序关系提出了简单的公理化准则,为并发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7-13 16:24:38 · 7 阅读 · 0 评论 -
58、定时自动机模型检查与Petri网语义研究
本博文围绕定时自动机的偏序约简与Petri网的语义研究展开,探讨了并发系统中模型检查与行为描述的关键理论与方法。在定时自动机方面,通过引入公平性约束、区域等价与偏序约简技术,构建有限状态模型以提升模型检查效率;在Petri网方面,基于局部迹语言和局部事件结构,建立了与Petri网行为之间的双向转换关系,并提出新的展开构造方法以解决传统展开中的无限位置问题。最后,总结了相关理论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在更广泛模型类中的应用与技术改进方向。原创 2025-07-12 14:09:12 · 10 阅读 · 0 评论 -
57、定时自动机模型检查的偏序约简
本文探讨了定时自动机模型检查中的偏序约简方法,重点分析了独立转换的定义与性质、标准模型与局部时间模型之间的可达状态关系、局部时间区域自动机的构建与表示、LTL公式在局部时间模型中的保持,以及基于原子图的模型检查过程。通过引入局部时间模型和区域自动机的概念,并结合偏序约简技术,有效降低了模型检查的计算复杂度,同时保证了对LTL公式验证的正确性与完备性。文章还提供了相关数学定义、定理证明及可视化流程图,以帮助理解关键概念的构建过程。原创 2025-07-11 14:13:46 · 8 阅读 · 0 评论 -
56、用于时序自动机模型检查的偏序约简方法
本文探讨了针对时序自动机模型检查的偏序约简方法,旨在解决状态空间爆炸问题。通过引入本地时间模型,消除了时间引起的转换依赖关系,从而使得传统的偏序约简技术能够应用于时序系统。文章详细介绍了时序自动机的定义、语义及模型检查问题,分析了现有偏序约简方法在时序系统中的局限性,并基于本地时间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偏序约简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减少探索状态数量、缩短运行时间以及降低内存使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在扩展逻辑表达能力、优化算法性能及实际系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10 11:49:27 · 6 阅读 · 0 评论 -
55、并发对象的偏序事件模型
本文探讨了并发对象的偏序事件模型,基于对象重写理论构建了代数证明项模型与事件偏序模型,并展示了二者之间的等价性。通过引入身份标识和事件偏序结构,将并发计算中的事件因果关系形式化,为并发系统的可视化、设计一致性检查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模型还扩展至无限计算场景,并分析了其性能特征和实际应用潜力。原创 2025-07-09 16:05:06 · 10 阅读 · 0 评论 -
54、并发对象的偏序事件模型
本文探讨了并发对象系统的偏序事件模型,提出了一种直观且自然的语义模型 $E_R$,并证明了其与基于重写逻辑的代数模型 $T_{R}^o$ 同构。通过这一结果,验证了重写逻辑在并发语义建模中的自然性和表达能力,同时为并发对象系统的不同表示之间建立了精确的语义桥梁。文中还介绍了对象理论、证明项模型的构造与性质、偏序事件模型的构建以及同构关系如何扩展到无限计算模型。这些研究结果为并发对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在分布式和移动对象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08 10:01:07 · 8 阅读 · 0 评论 -
53、基于进程代数的状态图语义研究
本文围绕基于进程代数的状态图语义展开研究,重点探讨状态图如何通过SPL(State-Process Language)进行操作语义定义、嵌入表示以及宏步语义的对应关系。文章详细分析了SPL的代数性质、状态图到SPL的递归嵌入方法、语义上的步骤对应与双模拟等价关系的保持,并讨论了该方法在处理不同状态图变体时的适应性。研究还对比了相关工作,并展望了未来在行为等价关系、SPL子代数及验证工具实现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07 15:55:10 · 9 阅读 · 0 评论 -
52、状态图与进程代数: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解析(上)
本文深入解析了状态图与进程代数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如何将状态图嵌入状态图进程语言(SPL)的进程代数框架中,以保留其宏步语义。文章从状态图的基本概念和语义出发,介绍了其术语结构与转换机制,并详细阐述了SPL进程代数的形式化语义、操作规则以及状态图到SPL的组合式翻译方法。通过实际示例展示了状态图术语如何转换为SPL进程,从而实现对反应式系统的建模与形式化分析。最后,文章对比了状态图与SPL的特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优化翻译算法和扩展表达能力以支持更复杂的状态图特性。原创 2025-07-06 11:07:24 · 6 阅读 · 0 评论 -
51、开放系统验证与状态图的过程代数语义研究
本博客围绕开放系统的验证与状态图的过程代数语义展开研究,深入探讨了模块与公式的关系、通用与混合公式的特性及其验证复杂度,以及状态图语义的界定难题和SPL(状态图过程语言)的解决方案。通过理论分析与应用实例,博客为开放系统验证和状态图语义的精确描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05 14:14:39 · 8 阅读 · 0 评论 -
50、鲁棒满足性:分支时态逻辑的模型检查研究
本文探讨了鲁棒模型检查在分支时态逻辑中的应用,研究了模块化系统的验证方法。通过引入交替树自动机和模块组合,将鲁棒满足性问题归约为自动机的空性检查问题。分析了不同逻辑下的复杂度,并展示了鲁棒模型检查在开放系统验证和监督控制中的重要价值。原创 2025-07-04 11:30:31 · 6 阅读 · 0 评论 -
49、无限状态系统弱互模拟的多项式时间可判定性及开放系统鲁棒满足性研究
本博客围绕无限状态系统的弱互模拟判定和开放系统的鲁棒满足性展开研究。对于BPA和有界BPP等无限状态系统,探讨了其与有限状态进程之间弱互模拟的多项式时间可判定性,分析了判定算法的核心思想、复杂度及关键细节。同时,针对开放系统的鲁棒满足性问题,研究了其在不同分支时态逻辑规范下的验证方法与复杂度,揭示了通用、存在和混合公式在鲁棒性验证中的特性与差异。研究成果为系统验证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助于提升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创 2025-07-03 09:16:22 · 7 阅读 · 0 评论 -
48、进程图类型系统生成与无限状态系统弱双模拟性的多项式时间判定
本文围绕进程图类型系统与无限状态系统的弱双模拟性展开研究,提出一个通用的类型系统框架,可实例化用于验证进程的多种不变属性,并探讨其扩展形式。重点研究了基本进程代数(BPA)和规范基本并行进程(BPP)与有限状态系统之间的弱双模拟性问题,首次实现了多项式时间内判定弱双模拟性,为无限状态系统的高效验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方法。原创 2025-07-02 14:15:09 · 9 阅读 · 0 评论 -
47、进程图类型系统的生成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进程图类型系统的生成与应用。进程图是一种用于描述进程和消息交互的结构,通过归约规则和类型系统,可以实现对进程图的动态重构和安全性验证。文章详细阐述了进程图的定义、归约规则、端口地址移动性、类型系统的构建及其关键性质,并通过多个示例展示了类型系统在输入/输出能力控制、外部端口保密性保护、死锁避免和组合类型系统中的应用,突出了其在确保进程图正确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原创 2025-07-01 11:53:45 · 7 阅读 · 0 评论 -
46、公平约束的可局部性及其分布式实现与进程图类型系统生成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系统和进程计算领域中公平约束的可局部性及其分布式实现,以及基于超图的进程图类型系统的生成方法。研究提出了可局部性准则和通用分布式算法,能够实现等价鲁棒的语义约束,特别是SIF+的可实现性。同时,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超图和格元素注释的类型系统框架,通过实例展示了其在输入/输出能力检查、死锁避免和安全属性确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为分布式系统的静态分析和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方法。原创 2025-06-30 10:39:11 · 5 阅读 · 0 评论 -
45、公平性约束的可局部性及其分布式实现
本博文深入探讨了公平性约束的可局部性及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实现方式。首先介绍了语义约束的强弱关系以及非阻塞调度器的特性,接着定义了可局部性准则,并通过引理和反例说明哪些语义约束具备可局部性。随后提出了抽象分布式调度器的概念,并详细描述了局部调度器与对手之间的游戏机制。最后,基于理论分析,给出了一种通用的分布式算法实现,确保系统满足可局部性和等价鲁棒性标准,为复杂系统的调度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6-29 12:33:14 · 6 阅读 · 0 评论 -
44、混合游戏与公平性约束分布式实现研究
本文研究了混合游戏与公平性约束在分布式实现中的理论基础与应用方法。总结了单玩家混合自动机与多玩家混合游戏的结果,探讨了分布式编程中交互与公平性约束的关系,提出了强可行性与等价鲁棒性作为公平性约束的可实现性标准。同时,针对分布式实现的挑战,引入了局部性标准,并设计了一个通用的分布式算法来实现公平性约束。文章为分布式系统中的公平性问题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28 10:22:18 · 8 阅读 · 0 评论 -
43、矩形混合游戏的控制理论与应用
本文系统阐述了矩形混合游戏的控制理论与应用,涵盖计算双相似性和相似性算法、矩形游戏的定义与语义、不同类型矩形游戏的游戏等价关系、以及安全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其在装配线调度等复杂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了未来在算法优化、理论拓展和多领域应用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27 13:13:27 · 12 阅读 · 0 评论 -
42、矩形混合博弈与χ进程开放双模拟研究
本博文围绕χ-演算与矩形混合博弈的理论研究展开。在χ-演算方面,探讨了刺同余与双模拟格的关系,分析了前人研究中的错误,并对前缀定律和提升公理进行了深入讨论。在矩形混合博弈方面,将混合自动机推广至多玩家博弈模型,定义了矩形博弈,并解决了其线性时态逻辑(Ltl)控制问题。通过引入游戏双相似性、游戏相似性和游戏轨迹等价等概念,将混合系统理论从单玩家结构推广到双玩家博弈结构,并论证了相关算法的精确性与最优性。研究为复杂混合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支持。原创 2025-06-26 10:33:00 · 6 阅读 · 0 评论 -
41、关于Chi进程的开放双模拟与L - 同余的研究
本文围绕Chi进程的开放L-双模拟与L-同余展开研究,通过一系列引理、定理和公理,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重点探讨了开放L-双模拟的三种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L-同余关系。文章提出了21个新的公理,将强双模拟的完备系统扩展为L-同余的完备系统,涵盖了18种不同类型的L-同余关系。研究还引入了饱和性质和提升性质,解决了在完备性证明中的关键问题。这些成果为Chi进程的行为分析和等价验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揭示了双模拟格在进程代数研究中的重要性。原创 2025-06-25 15:08:53 · 7 阅读 · 0 评论 -
40、关于Chi进程的开放双模拟研究
本博文围绕Chi进程的开放双模拟展开研究,系统地介绍了Chi演算的基本概念、操作语义以及双模拟格的结构。通过定义L-双相似性和开放L-双相似性,深入分析了不同相似性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开放L-双相似性与L-双相似性的重合性。研究为理解并发系统的行为等价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系统验证和并发程序设计提供了潜在的应用价值。原创 2025-06-24 10:32:24 · 9 阅读 · 0 评论 -
39、并发编程中的类型系统与进程演算研究
本文围绕并发编程中的类型系统与进程演算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避免竞态条件的并发对象类型系统,并通过多个示例(如计数器、输入流、线和点等)展示了其应用。文章还研究了非对称χ-演算中的开放双模拟与L-同余的完整系统,纠正了已有研究中的错误,并构建了适用于移动进程理论的公理系统。通过形式语义规则和关键定理,确保了并发程序的安全性和正确性。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在分布式系统和类型与进程演算融合方向的研究潜力。原创 2025-06-23 10:20:18 · 9 阅读 · 0 评论 -
38、面向对象并发编程中的对象类型与竞态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处理并发面向对象编程中竞态问题的并发对象演算和类型系统。通过基于锁的对象关联机制和严格类型检查,该系统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程序中的竞态条件,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可靠性。文章详细阐述了演算的语法与语义、类型系统的规则及其形式性质,并通过示例展示了其应用方法。原创 2025-06-22 09:41:49 · 8 阅读 · 0 评论 -
37、时态逻辑与对象类型防竞态研究
本博文研究了时态逻辑与对象类型在并发编程中防竞态的应用。在时态逻辑部分,讨论了ERTLA、TLA与二阶时态逻辑(SOTL)之间的可满足性转换及时间变量的引入;在对象类型防竞态部分,基于并发对象演算concς的变体,提出了一种依赖类型的静态分析方法,以在编译时防止竞态条件并保证类型安全。最后对相关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原创 2025-06-21 12:40:13 · 5 阅读 · 0 评论 -
36、标记马尔可夫系统的度量与时态逻辑动作的表达能力
本文探讨了标记马尔可夫系统的度量理论以及时态逻辑动作(TLA)的表达能力。在标记马尔可夫系统部分,研究了基本不等式、双模拟同余性、有界缓冲区示例、扰动结果、行为信息的提取方法以及渐近度量的性质。通过有界缓冲区与无限缓冲区的比较,展示了系统参数对行为距离的影响。在时态逻辑动作部分,介绍了TLA的语法与语义,并讨论了其与原始时态逻辑动作(RTLA)、简单时态逻辑动作(STLA)和二阶时态逻辑(SOTL)之间的关系。ERTLA作为中间逻辑,为不同逻辑之间的翻译提供了桥梁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这些理论在并发系统规范与原创 2025-06-20 16:09:58 · 10 阅读 · 0 评论 -
35、标记马尔可夫系统的度量研究
本文围绕标记马尔可夫系统的度量展开研究,从部分标记马尔可夫链(plMc)和双模拟的基础概念出发,通过无否定逻辑和函数表达式对概率双模拟进行了多角度刻画。研究定义了基于函数表达式的进程度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决策过程用于有限系统的分析。结合进程代数,文章展示了前缀、概率选择和并行组合等组合子的度量推理原则,讨论了小扰动下进程邻近性的特性。最后,文章探讨了渐近度量的意义及其与安全协议研究的关联,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高效算法开发、复杂度分析以及系统扩展等方面。研究成果为概率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6-19 15:20:57 · 6 阅读 · 0 评论 -
34、定时自动机、实数理论与标记马尔可夫系统的度量研究
本文探讨了定时自动机的可达关系可表达性以及标记马尔可夫系统的度量问题。通过将定时自动机转换为带计数器自动机,证明了其可达关系可在实数加法理论中有效定义,并展示了如何利用该关系表达多种系统性质。针对标记马尔可夫系统,研究了对转移概率过于敏感的传统等价性概念,提出了一族度量{d_c}及渐近度量d_c^∞,以衡量进程之间的近似等价性。这些理论为复杂系统的建模、验证和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原创 2025-06-18 11:47:31 · 10 阅读 · 0 评论 -
33、定时自动机与实数理论:从仿真到扁平自动机的转换
本博文围绕定时自动机的仿真与转换展开,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定时自动机转换为扁平自动机。文章首先介绍了定时自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仿真理论,接着引入了实数加法理论,并分析了转换序列的交换条件和右兼容等价关系。通过形式语言性质和相关引理,推导出主要定理:每个定时自动机都可以被一个扁平自动机仿真。最后,详细说明了构建仿真扁平自动机的步骤,并结合示例和流程图进行解释。该研究为实时系统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原创 2025-06-17 12:16:44 · 1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