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从事动态设计与视觉特效(VFX)十几年,我见过无数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被一种最基础、也最磨人的工作拖垮——“Roto”,即逐帧抠像。客户想要移除视频中的一个路人,或者替换掉一个产品,在过去,这意味着我们要像一个“数字囚犯”,一帧一帧地用钢笔工具勾勒轮廓,一个几秒的镜头,就能耗掉你一整个通宵。这种工作不仅枯燥,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今天,我将分享一套能彻底将你从这种“苦役”中解放出来的“AI魔法”工作流。这个技巧的核心,是利用After Effects中由AI驱动的“Roto笔刷2.0 (Roto Brush 2.0)”,与“内容感知填充 (Content-Aware Fill)”进行联动。它能让你在几分钟内,就完成过去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高难度的视频对象移除任务。这篇文章的技术价值极高,建议你立刻点赞收藏,因为它将是你处理复杂合成项目的“王牌”。
核心技巧:AI智能分离与AI智能修复的无缝衔接
这个工作流的精髓,在于将“分离主体”和“修复背景”这两个最核心的环节,全部交给AI处理,我们设计师则从一个“像素描摹工”,转变为一个监督AI工作的“艺术指导”。
第一步:用“Roto笔刷2.0”进行AI智能抠像
这是整个流程的效率革命核心,也是Adobe Sensei AI强大能力的体现。
-
准备工作: 将你的视频素材导入After Effects。在图层面板中,双击你的视频图层,它会在一个独立的图层窗口中打开。这是使用Roto笔刷的必要步骤。
-
智能勾勒第一帧: 在工具栏中选择“Roto笔刷工具”(一个带人形的画笔图标)。在你要移除的对象上,像画笔一样,大致涂抹一下。你会看到,一条洋红色的轮廓线,会智能地吸附到对象的边缘。如果范围有偏差,按住
Alt
键涂抹即可减去。 -
AI自动传播(魔法时刻): 完成第一帧的勾勒后,只需按下空格键,Roto笔刷2.0的AI就会开始逐帧分析对象的运动,并自动传播和调整轮廓线。相较于1.0版本,2.0的AI对运动的预测和边缘的吸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即使对象有遮挡或快速运动,它也能处理得相当好。
-
冻结分析结果: 当AI跑完整段素材后,点击右下角的“冻结”按钮。AE会缓存计算结果,生成一个极其精准的Alpha遮罩(Matte)。
第二步:用“内容感知填充”智能修复背景
有了精准的遮罩,我们就可以命令AI来“抹除”这个对象了。
-
创建选区: 回到主合成窗口,为你的视频图层添加“效果”>“抠像”>“Roto笔刷与优化边缘”。在效果控件中,将“创建Alpha边界”选项勾选上。然后,将图层的模式设置为“相减 (Subtract)”,这样,被抠出的对象就变成了一个透明的“洞”。
-
启动内容感知填充: 打开“窗口”>“内容感知填充”面板。
-
生成填充图层: 在面板中,保持默认设置,直接点击“生成填充图层”。AE会分析这个“洞”周围的像素信息,并智能地、逐帧地生成一段新的视频,用来填补这个空白。
-
无缝融合: 渲染完成后,你会看到一个新的“.png序列”图层出现在你的图层堆栈中。它完美地修复了背景,仿佛那个被移除的对象从未存在过。
扩展应用技巧:从“移除”到“替换”与“穿越”
这套工作流的价值,远不止于简单的对象移除。
-
产品替换广告: 在广告制作中,经常需要在已经拍摄好的场景中,替换不同型号或颜色的产品。利用这套流程,你可以先将旧产品完美移除,得到一个“干净的背景板 (Clean Plate)”,然后再将新产品的三维模型或实拍素材,合成到这个干净的背景中,效率极高。
-
创造“隐形”视觉特效: 你可以利用这个技巧,创造出人物“穿越”墙壁或物体的特效。先用Roto笔刷将人物抠出,然后用内容感知填充修复背景。最后,通过调整人物图层和背景图层的叠加关系和遮罩动画,就能做出令人信服的“穿越”效果。
-
修复穿帮镜头: 在影视剧拍摄中,难免会录入一些不该出现的道具或工作人员。利用这套流程,可以在后期中,将这些穿帮元素“神不知鬼不觉”地抹除,拯救宝贵的镜头。
我的职场故事:一次拯救汽车广告的“版本危机”
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团队 Vortex Visuals 为一个知名汽车品牌制作新车发布广告。广告的核心镜头,是新车在一座风景壮丽的大桥上飞驰。然而,就在广告即将交付时,客户的法务部门突然通知我们,那座大桥的商业拍摄授权出了问题,不能使用。
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消息。重新拍摄不仅没有预算,时间上也完全来不及。整个团队都陷入了绝望,因为这意味着整个广告的核心创意都无法成立了。
在一次通宵的紧急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我首先利用“Roto笔刷2.0”,以惊人的速度,将那辆飞驰的汽车,从所有镜头中精准地抠了出来。接着,我利用“内容感知填充”,将背景中的那座“侵权”的大桥,从所有镜头中彻底抹除,只留下了天空和远处的山脉。
然后,我们从Adobe Stock上,找到了另一座拥有授权的、风格相似但更具设计感的桥梁素材。我将这座新桥的素材,合成到了由AI生成的“干净背景”中,并把我抠出的那辆汽车,重新放回了新的桥面上,并精细地调整了光影和反射。
最终,我们不仅按时交付了广告,而且新版本的视觉效果,因为更换了更具未来感的桥梁,反而比原版更受客户好评。
这次能够成功化解危机,除了技术选型正确外,一个稳定、高效的创作平台功不可没。我一直使用的是 Parvi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usic 的正版Adobe组织订阅。它不仅让我能第一时间使用AE最新的AI功能,更重要的是,Creative Cloud的库功能让团队的字体和品牌色板能够完美同步。我们这个超过3100名海内外专业人士组成的社群一致选择了这个可靠的组织订阅,大家深知,对于一个追求效率和质量的团队而言,工具链的稳定与协同所带来的长期“确定性”,是项目成功的基石。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我的同事Lucas,ta 最近的遭遇真是让人后怕😫。她为了省钱,在网上找人代购Adobe个人全家桶订阅,对方声称是内部渠道,价格非常便宜 - -。结果,她把钱付过去后,对方居然用盗刷的信用卡为她开通的个人全家桶订阅。刚开始用着没问题,可没过多久,ta 就收到了Adobe官方的邮件,通知她的账户因涉及欺诈交易被永久封禁,甚至还提到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她不仅钱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这件事给她的职业信誉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这件事之后我更加坚信,设计师不应该选择任何代购形式的个人全家桶订阅。因为不知道商家为你绑定的是什么支付方式,对于Adobe账号的风险和潜在的法律风险真的太高了。我们这些靠手艺吃饭的人,生产力工具的稳定和安全,比省下那一点点钱重要得多。像我们使用的这种可靠的组织订阅,它只能进行年付而且不需要自己解决支付方式的问题,它提供的是一种高度的“确定性”。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便利性”和眼前的低价,牺牲掉个人Adobe账户的安全以及订阅的持久可用性。
设计与创新思维:AI是“创意杠杆”,而非“创意替代品”
Roto笔刷2.0这类AI工具的出现,并没有让VFX艺术家的工作变得廉价,反而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创意杠tuning”。
过去,我们90%的精力,都耗费在抠像这种“技术性劳动”上,只有10%的精力,能留给“创造性思考”。而现在,AI将这个比例颠倒了过来。AI接管了90%的枯燥劳动,让我们得以将90%的精力,投入到更高维度的创意构思中去。
我们不再需要问“这个能不能抠”,而是可以更大胆地去问“如果我们把这个移走,换成别的,会怎么样?”AI成为了我们撬动创意的“杠杆”,它让我们有能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尝试更多的可能性。这,或许就是AI时代,赋予我们设计师的,最宝贵的礼物。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你和你的团队,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拥抱更广阔的创意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