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系统匿名性分析与未来研究方向
1. 比特币系统简介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系统,由中本聪(化名)在 2008 年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描述。它依靠数字签名来证明所有权,并通过公开的交易历史来防止双重支出。交易历史通过点对点网络共享,并使用工作量证明系统达成共识。
到 2011 年 6 月,大约有 10,000 名用户参与交易,流通中的比特币达到 650 万个。近年来,比特币在媒体关注度和市场价格方面都经历了快速增长,单个比特币在热门交易平台上的峰值价格超过 30 美元。然而,美国参议员和德国的游说团体对其不可追踪性表示担忧,担心其可能被用于逃税、洗钱和非法交易。
许多用户出于政治、哲学和实用等多方面原因采用比特币。虽然一些技术用户明白匿名性并非比特币系统的首要设计目标,但对于该系统在实际中的匿名程度,各方观点差异很大。例如,维基解密宣布接受比特币匿名捐赠,认为比特币是一种安全且匿名的数字货币,难以追踪捐赠者信息。但此前并没有公开的分析来证实或反驳这些关于比特币匿名性的说法。
2. 相关工作
2.1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可以根据其建立所有权、防止双重支出、确保匿名性和隐私以及发行新货币的机制进行技术分类。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系统不仅用于达成交易历史的共识,还作为一种造币机制,这一方案最早在 B - Money 提案中提出。
以下是一些其他电子货币机制的介绍:
- Ripple :每个用户都可以发行货币,但只有信任发行者的对等方才会接受该货币。任意用户之间的交易需要一系列受信任的中介。
- i - W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