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 URLLC物理层与连接模式流程解析
1. 物理层编码与PUSCH信道特性
在5G NR(New Radio)系统中,编码方式根据比特数量有所不同。对于较少比特数据,采用Reed - Muller码;当数据比特数超过11位时,在插入CRC(循环冗余校验)后使用Polar码。同时,DMRS(解调参考信号)序列会每隔三个子载波进行混合,所使用的RB(资源块)数量取决于UCI(上行控制信息)的总有效载荷。
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作为NR中的上行数据信道,与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类似,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波形进行数据传输,并使用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进行编码,可能会对码块(CB)进行分段处理,并附加相同的CRC。此外,还可选择DFT - spread OFDM(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与LTE不同,LTE在上行仅使用DFT - spread OFDM,而NR中使用DFT - OFDM是为了降低所谓的立方度量,减少功率放大器为处理信号随时间变化所需的功率回退。功率回退过高会降低发射功率,使设备功率受限,进而减少上行覆盖范围。当使用DFT - OFDM进行低功率回退的上行传输时,传输需要连续,不能在频段上分散,这意味着频率分集减少,且PUSCH和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不能同时传输。
PUSCH的相关特性如下:
- 时隙 :任意时隙。
- 子载波间隔 :{15, 30, 60, 120} kHz。
- 持续时间 :1 - 14个符号。
- 带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