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年一度震撼人心的双11前夕,有消息称前段时间火爆到瞬间刷屏的OceanBase已经完成了Oracle模式的研发,助力银行和金融机构原先使用Oracle的业务可以平滑迁移到OB上,据悉目前已有银行领域的小伙伴完成了搬迁。
这不仅帮助金融机构降低了数据库使用成本,搬迁至OB后还可以享受分布式带来的红利,例如高可用、高性能和在线扩展等。更重要的一点,OB提供的分布式能力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加速自主创新的步伐。
提及OB,或许大家还记得一月之前,OB成功挑战TPC-C测试进而刷新Oracle已经保持九年的得分纪录这一新闻,其实一直以来冲击TPC-C测试可谓是所有数据库内核开发技术人的梦想,但由于测试标准十分复杂,尽管商业背书价值颇高但却无一成功,作为国产数据库首次冲击榜单,OB团队更是夜以继日准备了一年之久。
如今的OB团队虽已在TPC-C测试中一枝独秀,但由于从2010年就长期保持的加速研发状态,也基于OB的快速创新迭代需求,据晶少了解团队目前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攻克新功能,主要会涉及到几个方向,例如过去的数据库通常的交易支付功能都是OITP业务,如今OB正在尝试加入一些更加复杂的查询,这种尝试类似于Oracle、DB2等,这种复杂可以做到既可以支持OITP,又能支持OIAT这样的数据库。
具体来说这种尝试区别于Oracle主要在于OB数据库在OITP方面的指标较高,OIAP则是在同一个引擎中部署做到(通常都是分开的两个引擎),这其中就会涉及到很多,例如较为复杂的查询处理、优化器、存储引擎的能力提升以及分布式能力的挖掘等方面。此外就是基于Oracle功能的研发拓展以及配套工具、产品、生态的统一构建,例如基础的管控平台,用于数据迁移的工具,此外就是双十一的备战投入,也是十分关键的事情。
反观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