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Linux基础
1.计算机的组成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神经,根据程序要求进行控制,协调计算机各部分工作及内存与外设
的访问等。
运算器: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存储器: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程序、原始数据、文字、字符、控制命令或现场采集的数据等信息
输入到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它把计算机计算后的信息输出出来。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终端、打印机、绘图仪等。
2.操作系统功能概述
1.功能
操作系统的主要工作是由操作系统内核实现的,操作系统内核提供一系列具备预定功能的多内核函数,通过一组称为系统调用的接口(应用编程接口API,由操作系统实现提供的所有系统调用所构成的集合,是应用程序和系统之间的接口)呈现给用户。
2.操作系统内核的功能
1.系统调用接口:程序员通过该接口与内核进行通信
2.进程管理:计算机可能同时有很多的工作在等待CPU运算处理,内核这个时候必须要能够控制这些工作,让CPU的资源做有效的分配才行。
3.内存管理:控制整个系统的内存管理,系统所有的程序代码与数据都必须要先存放在内核当中。通常内核会提供虚拟内存的功能,当内存不足时可以提供内存交换的功能。
4.文件系统管理 :例如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等的工作,还有不同文件格式的支持等。
5.设备驱动:硬件的管理是内核的主要工作之一,设备的驱动程序就是内核管理着硬件的代码,设备的驱动程序可以使硬件准备好工作,时刻等待着程序的调用。好在目前都有所谓的“可加载模块”功能,可以将驱动程序编辑成模块,就不需要重新编译内核。
二、简单Linux操作
1.Linux组成
1.Linux内核:内核是系统的核心,是运行程序和管理像磁盘和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的核心程序。
2.文件系统: 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Linux能支持多种目前浒的文件系统,如
ext4、FAT、VFAT、ISO9660、NFS、SMB等。
3.Shell:Shell是系统的用户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
4.应用程序:包括文本编辑器、编程语言、X Window、办公套件、Internet工具、数据库等。
5.Linux的操作界面常称为Shell,Shell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界面(图形、字符),它提供了用户与内核进行交互操作的一种接口。当用户发出指令(命令或鼠标操作),先将这些指令发送给
Shell,由Shell将用户的指令翻译后传送给内核,再由内核来控制硬件的工作。然后内核将硬件的工作情况发送给Shell,并由Shell返回硬件的工作信息和情况。
6.Shell的分类:
图形界面的Shell :KDE、GNOME
字符界面的Shell:bash等
2.shell命令提示符
[root@localhost ~]#
root :当前登录的账户名,root为管理员
localhost:主机名,默认为localhost
~ :该位置表示当前工作目录,~表示/root(普通账户 ~ :/home/普通账户名)
提示符标志:#或$ ,表示账户身份,#表示root,$表示普通账户
3.简单的命令操作
1.查看当前linux的发行版信息
2.查看内核版本
5 - 内核版本.
14 - 主修订版本.
0-427 - 次要修订版本.
13.1 - 补丁版本.
x86_64 - 适用平台
3.查看shell的类型
4.查看当前默认的shell
5.查看网卡信息以及获取ip地址
6.切换目录
绝对路径(以/开始的路径)
相对路径(以当前工作目录开始的路径)
[root@server ~]# cd /
[root@server /]# cd /root
[root@server ~]# cd /home
[root@server home]# cd ~
[root@server ~]# cd /etc
[root@server etc]# cd ..
[root@server /]# cd .
7.查看当前的工作目录--pwd
[root@server ~]# pwd
[root@server ~]# su - fox
[centos@server ~]$ pwd
/home/centos
# 注意:windows和linux系统的目录路径表示的不同
8.浏览目录内容--ls
查看根目录下的内容
9.修改密码
[root@server /]# passwd
更改用户 root 的密码 。
新的密码:
无效的密码: 密码少于 8 个字符
重新输入新的密码:
passwd:所有的身份验证令牌已经成功更新。
[root@server /]# passwd fox
更改用户 fox 的密码 。
新的密码:
无效的密码: 密码未通过字典检查 - 太简单或太有规律
重新输入新的密码:
passwd:所有的身份验证令牌已经成功更新。
[root@server /]# passwd -d fox # 清除fox账户密码
清除用户的密码 fox。
passwd: 操作成功
三、Linux中执行命令
1.命令格式
内置命令:由shell程序自带的命令
外部命令:有独立的可执行程序文件,文件名即命令名
主命令 参数 操作对象
# 注意:
下面是对于命令的语法的一些符号的说明:
[] :表示的是可选
...: 表示的可以存在多个参数
|:表示是可选的
<>:必填
{}:表示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
注意:
终止当前的命令:按【Ctrl+C】键可中断正在执行的命令
两种补全:
补全命令:输入命令关键字的前几个字符后,按Tab键,可实现命令自动补全
补全文件名和目录名:输入文件的前几个字符后,按tab键可自动补全
2.查看命令帮助
1.--help
2.man
相关的操作解释
按键 | 作用 |
空格键 | PaGe down 向下翻一页 |
PaGe up | b 向上翻一页 |
home | 直接前往首页 |
end | 直接前往尾页 |
/ | 从上至下搜索某个关键词,如“/linux” |
? | 从下至上搜索某个关键词,如“?linux” |
n | 定位到下一个搜索到的关键词 |
N | 定位到上一个搜索到的关键词 |
q | 退出帮助文档 |
man手册
区段1:用户指令,查看命令的帮助
区段2:系统调用,查看可被内核调用的函数的帮助
区段3:程序库调用,查看函数和函数库的帮助
区段4:设备,查看特殊文件的帮助(主要是/dev目录下的文件)
区段5:文件格式,查看配置文件的帮助
区段6:游戏,查看游戏的帮助
区段7:杂项,惯例与协议等,例如Linux文件系统、网络协议、ASCII code等等的说明
区段8:系统指令,查看系统管理员可用的命令的帮助
区段9:内核内部指令,查看内核相关文件的帮助
使用如下命令可以知道某个命令在man的哪个区段有相关帮助文档:
[root@server ~]# whatis man
man (7) - macros to format man pages
man (1) - an interface to the on-line reference manuals
man (1p) - display system documentation
[root@server ~]# man -f man
man (7) - macros to format man pages
man (1) - an interface to the on-line reference manuals
man (1p) - display system documentation
[root@server ~]# man 1 man
[root@server ~]# man 7 man
3.info page
info与man的用途其实差不多,都是用来查询命令的用法或者是文件的格式。
但是与man page不同的是,info page则是将文件数据拆成一个一个的段落,每个段落用自己的页
面来撰写, 并且在各个页面中还有类似网页的『超链接』来跳到各不同的页面中,每个独立的页面也被称为一个节点(node)。
不过你要查询的目标数据的说明文件必须要以info的格式来写成才能够使用info的特殊功能(例如超
链接)。 而这个支持info命令的文件默认是放置在/usr/share/info/这个目录当中的。
3.date命令
格式
date -参数 +显示日期时间格式参数
相关操作
参数 | 作用 |
%Y | 完整年份(例如:2020) |
%m | 月份(1~12) |
%d | 本月中的第几天 |
%H | 小时(00~23) |
%M | 分钟(00~59) |
%j | 今年中的第几天 |
%X | 相当于%H:%M:%S |
4.timedatectl命令
timedatectl命令用于设置系统的时间
格式:
timedatectl [OPTIONS...] COMMAND ...
参数 | 作用 |
status | 显示状态信息 |
list-timezones | 显示状态信息 |
set-timezone | 列出已知时区 |
set-time | 设置系统时间 |
查看日历
5.查看目录下的文件-ls
格式:
ls -参数 操作对象
参数 | 功能 |
-l | 以长格形式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信息,ls命令默认只显示名称的短格式。 |
-d | 显示指定目录本身的信息,而不显示目录下的各个文件和子目录的信息。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