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命令执行jar包的多种方法(四种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Java中制作不同类型的jar包,包括只含字节码的jar、包含其他jar文件的jar以及包含资源文件的jar,涉及编译、打包、MENIFEST文件配置等内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打jar包的几种方式,本文分步骤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制作只含有字节码文件的jar包

我们先来看只含有字节码文件,即只含有class文件的jar包怎么制作,这是最简单的形式

1、最简单的jar包——直接输出hello

最终生成的jar包结构

META-INF
Hello.class

方法步骤

(1)用记事本写一个Hello.java的文件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2)用命令行进入到该目录下,编译这个文件

   javac Hello.java

(3)将编译后的Hello.class文件打成jar包

   jar -cvf hello.jar Hello.class

  c表示要创建一个新的jar包,v表示创建的过程中在控制台输出创建过程的一些信息,f表示给生成的jar包命名

(4)运行jar包

   java -jar hello.jar  这时会报如下错误  hello.jar中没有主清单属性

  添加Main-Class属性

  用压缩软件打开hello.jar,会发现里面多了一个META-INF文件夹,里面有一个MENIFEST.MF的文件,用记事本打开

Manifest-Version: 1.0
Created-By: 1.8.0_121 (Oracle Corporation)

  在第三行的位置写入 Main-Class: Hello (注意冒号后面有一个空格,整个文件最后有一行空行),保存

  再次运行 java -jar hello.jar ,此时成功在控制台看到  hello ,成功

2、含有两个类的jar包——通过调用输出hello

最终生成的jar包结构

META-INF
Tom.class
Hello.class

方法步骤

(1)用记事本写一个Hello.java和一个Tom.java的文件

  目的是让Hello调用Tom的speak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Tom.speak();

 }

}

class Tom{

 public static void speak(){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2)编译: javac Hello.java

  此时Hello.java和Tom.java同时被编译,因为Hello中调用了Tom,在编译Hello的过程中发现还需要编译Tom

(3)打jar包,这次我们换一种方式直接定义Main-Class。

Manifest-Version: 1.0
Created-By: 1.8.0_121 (Oracle Corporation)
Main-Class: Hello 

  事先准备好上述的MENIFEST.MF文件,并存放在META-INF文件夹下,此时打jar包的命令如下

   jar -cvfm hello.jar META-INF\MENIFEST.MF Hello.class Tom.class

  该命令表示用第一个文件当做MENIFEST.MF文件,hello.jar作为名称,将Hello.class和Tom.class打成jar包。其中多了一个参数m,表示要定义MENIFEST文件

(4)运行 java -jar hello.jar ,此时成功在控制台看到  hello ,成功

3、有目录结构的jar包——通过引包并调用输出hello

最终生成的jar包结构

META-INF
com
 Tom.class
Hello.class

  我们将上一个稍稍变化一下,将Tom这个类放在com包下,源文件目录结构变成

    com
     Tom.java
    Hello.java

  同时Tom.java需要在第一行声明自己的包名

package com;

  Hello.java需要引入Tom这个类,同样要在第一行进行import

import com.Tom;

方法步骤

(1)编译Hello.java

(2)打jar包,同样准备好MENIFEST文件

   jar -cvfm hello.jar META-INF\MENIFEST.MF Hello.class com

  注意,最后一个com表示把com这个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都打进jar包

(3)运行 java -jar hello.jar  ,此时成功在控制台看到  hello ,成功

(4)优化过程

  我们注意到,com包下是有Tom.java源文件的,也被打进了jar包里,这样不太好,能不能优化一下javac命令,使所有的编译后文件编译到另一个隔离的地方呢,答案是可以的。

  在编译Hello.java时,先新建一个target文件夹。然后我们用如下命令

     javac Hello.java -d target

  该命令表示,将所有编译后的文件,都放到target文件夹下。

  将META-INF文件夹也复制到target目录下,进入这个目录,输入如下命令

     jar -cvfm hello.jar META-INF\MENIFEST.MF *

  注意最后一个位置变成了*,表示把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都打在jar包里

  优化完毕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制作一个只含有class字节码文件的jar包,以下命令足以

javac 要编译的文件 -d 目标位置

jar -cvfm 命名 MENIFEST文件 要打包的文件1 要打包的文件2

二、制作含有jar文件的jar包

我们将场景稍稍变得复杂一点,看看jar包中需要引入其他jar包的场景

1、两个jar包间相互调用——调用jar外的jar输出hello

最终生成的jar包结构

hello.jar
tom.jar

方法步骤

准备:将上述一中写好的那个不带包的tom.jar复制过来(目的是调用里面的speak方法)

(1)编写一个Hello.java并将其编译成Hello.class,注意,由于Hello里面引用了Tom类的speak方法,因此在打jar包时应使用-cp参数,将tom.jar包引入

    javac -cp tom.jar Hello.class

  这里的 -cp 表示 -classpath,指的是把tom.jar加入classpath路径下

(2)将hello.class达成jar包,步骤略

(3)此时运行 java -jar 发现报错  ClassNotFoundException:Tom

  原因很简单,引入jar包需要在MENIFEST.MF文件中配置一个新属性:Class-Path,路径指向你需要的所有jar包

  现在MENIFEST.MF这个文件应该变成

Manifest-Version: 1.0
Created-By: 1.8.0_121 (Oracle Corporation)
Main-Class: Hello
Class-Path: Tom.jar 

(4)好了,修改这个文件,再次运行,发现成功在控制台输出 hello

tips:引入多个jar包,中间用空格隔开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命令变化如下

javac -cp xxx.jar 要编译的文件 -d 目标位置

jar -cvfm 命名 MENIFEST文件 要打包的文件1 要打包的文件2

2、jar包中含有jar包——调用jar内的jar输出hello

最终生成的jar包结构

META-INF
Hello.class
tom.jar

  当项目中我们把所需要的第三方jar包也打进了我们自己的jar包中时,如果仍然按照上述操作方式,会报找不到Class异常。原因就是jar引用不到放在自己内部的jar包。

  这种情况的具体实现细节比较复杂,我会在后一篇介绍一些知名的java应用是如何加载jar包的,来说明这种情况。实现方式的简单说明,可以先参考这篇文章:

java命令执行jar包的多种方法(四种方法)_java_脚本之家

三、制作含有资源文件的jar包

1、资源文件在jar包内部——读取jar内的文件

最终生成的jar包结构

META-INF
Hello.class
text.txt

 方法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Hello hello = new Hello();

  InputStream is = hello.getClass().getResourceAsStream("text.txt");

  print(is);

 }

 /**

 * 读取文件,输出里面的内容,通用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putStream inputStream) throws Exception {

  InputStreamReader reader = new 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 "utf-8");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reader);

  String s = "";

  while ((s = br.readLine()) != null)

   System.out.println(s);

  inputStream.close();

 }

}

2、资源文件在另一个jar包内部——读取另一个jar内的文件

最终生成的jar包结构

hello.jar
resource.jar
 text.txt

 方法步骤

同1一样,只不过需要在MENIFEST文件中将resource.jar加入classpat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Hello hello = new Hello();

  InputStream is = hello.getClass().getResourceAsStream("text.txt");

  print(is);

 }

  

 /**

  * 读取文件,输出里面的内容,通用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putStream inputStream) throws Exception {

  InputStreamReader reader = new 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 "utf-8");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reader);

  String s = "";

  while ((s = br.readLine()) != null)

   System.out.println(s);

  inputStream.close();

 }

}

3、资源文件在jar包外部——读取jar外的文件

最终生成的jar包结构

hello.jar
text.txt

 方法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Hello hello = new Hello();

  InputStream is = new FileInputStream("text.txt");

  print(is);

 }

 /**

 * 读取文件,输出里面的内容,通用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putStream inputStream) throws Exception {

  InputStreamReader reader = new 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 "utf-8");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reader);

  String s = "";

  while ((s = br.readLine()) != null)

   System.out.println(s);

  inputStream.close();

 }

}

### 配置 Linux 下 MySQL 实现忽略大小写 在 Linux 环境下配置 MySQL 以实现表名和字段名的大小写不敏感,可以通过调整 `my.cnf` 文件中的参数来完成。具体来说,通过设置 `lower_case_table_names` 参数可以控制 MySQL 的行为。 #### 修改 my.cnf 文件 编辑 MySQL 的配置文件 `/etc/my.cnf` 或者 Docker 中挂载的自定义路径下的 `my.cnf` 文件,在 `[mysqld]` 节点下添加或修改如下内容: ```ini [mysqld]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 此参数有三种可能的值[^4]: - **0**: 表名存储为指定的大小写,并且比较时区分大小写。 - **1**: 表名存储为小写,但在磁盘上保存原始名称;比较时不区分大小写。 - **2**: 表名存储为指定的大小写,但比较时转换为小写。 对于大多数需要忽略大小写的场景,推荐使用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 注意事项 当更改该参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如果数据库已经存在数据,则无法直接更改 `lower_case_table_names` 值。必须先备份所有数据并重新初始化 MySQL 数据目录后再恢复数据。 - 此参数仅影响新创建的表,不会改变已存在的表的行为。 #### 测试配置效果 重启 MySQL 服务使配置生效后,可通过以下 SQL 查询验证当前设置是否成功应用: ```sql SHOW VARIABLES LIKE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如果返回的结果显示变量值为 `1`,则表示配置成功。 #### 使用 Docker 运行 MySQL 并启用忽略大小写功能 如果是在 Docker 容器中运行 MySQL,可以在启动容器时通过 `-e` 参数传递环境变量或者直接在挂载的 `my.cnf` 文件中加入上述配置项。例如: ```bash docker run -d \ -p 3306:3306 \ --privileged=true \ -v /docker/mysql/conf/my.cnf:/etc/my.cnf \ -v /docker/mysql/data:/var/lib/mysql \ -e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 -e lower_case_table_names=1 \ --name mysql \ mysql:5.7 --character-set-server=utf8mb4 --collation-server=utf8mb4_general_ci ```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可以直接通过命令行传入 `lower_case_table_names` 变量,但由于其特殊性(只允许在服务器启动前设定),通常建议将其放入 `my.cnf` 文件中更为稳妥[^2]。 ### 总结 通过合理配置 `lower_case_table_names` 参数,能够有效解决 MySQL 在不同操作系统间因文件系统特性差异而导致的表名大小写问题。确保在生产环境中谨慎处理已有数据迁移过程中的兼容性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