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组件化和插件化的区别,有一个很形象的图:
上面的图看上去似乎比较清晰,其实容易导致一些误解,有下面几个小问题,图中说的就不太清楚:
- 组件化是一个整体吗?去了头和胳膊还能存在吗?左图中,似乎组件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所有器官都健在才可以存在。而实际上组件化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整体(app)与器官(组件)的依赖关系,缺少任何一个器官app都是可以存在并正常运行的。
- 头和胳膊可以单独存在吗?左图也没有说明白,其实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每个器官(组件)可以在补足一些基本功能之后都是可以独立存活的。这个是组件化的第二个目标:组件可以单独运行。
- 组件化和插件化可以都用右图来表示吗?如果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YES的话,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也是YES。每个组件都可以看成一个单独的整体,可以按需的和其他组件(包括主项目)整合在一起,从而完成的形成一个app
- 右图中的小机器人可以动态的添加和修改吗?如果组件化和插件化都用右图来表示,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一样了。对于组件化来讲,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部分可以,也就是在编译期可以动态的添加和修改,但是在运行时就没法这么做了。而对于插件化,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干脆,那就是完全可以,不论实在编译期还是运行时!
本文主要集中讲的是组件化的实现思路,对于插件化的技术细节不做讨论,
我们只是从上面的问答中总结出一个结论:
组件化和插件化的最大区别(应该也是唯一区别)就是组件化在运行时不具备动态添加和修改组件的功能,但是插件化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