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底层代码学习

本文深入探讨了HashMap的内部工作原理,包括Put方法的哈希映射和处理冲突的链表方式,Get方法的查找机制,初始默认长度,以及HashMap的构造方法。文章强调了长度为2的幂对哈希算法均匀分布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扩容(resize)的条件和策略。HashMap内部使用的静态嵌套类Node用于存储键值对,形成链表结构以解决冲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ashMap底层源码学习

前述

最近在微信工作号上看到一篇好文章,忍不住推荐一波,供大家学习,我结合文章内容再自己去翻了一翻源码,学习一下HashMap。

众所周知,HashMap是一个用于存储Key-Value键值对的集合,并且是线程不安全的,其中每一个键值对也叫做Entry。这些个键值对(Entry)分散存储在一个名为 table 的数组当中,该数组存储的是 Node<K, V>类型数据,实际上这个类是HashMap中实现了 Map.Entry<K, V>接口的静态嵌套类,而这个数组就是HashMap的主干。

HashMap数组每一个元素的初始值都是Null。

这里写图片描述

对于HashMap,我们最常使用的是两个方法:Get 和 Put。

Put方法的原理

调用Put方法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

比如调用 hashMap.put(“apple”, 0) ,插入一个Key为“apple”的元素。这时候我们需要利用一个哈希函数来确定Entry的插入位置(index):

index = Hash(“apple”)

假定最后计算出的index是2,那么结果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但是,因为HashMap的长度是有限的,当插入的Entry越来越多时,再完美的Hash函数也难免会出现index冲突的情况。比如下面这样: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链表来解决。

HashMap数组的每一个元素不止是一个Entry对象,也是一个链表的头节点。每一个Entry对象通过Next指针指向它的下一个Entry节点。当新来的Entry映射到冲突的数组位置时,只需要插入到对应的链表即可:

这里写图片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新来的Entry节点插入链表时,使用的是“头插法”。至于为什么不插入链表尾部,后面会有解释。

Get方法的原理

使用Get方法根据Key来查找Value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会把输入的Key做一次Hash映射,得到对应的index:

index = Hash(“apple”)

由于刚才所说的Hash冲突,同一个位置有可能匹配到多个Entry,这时候就需要顺着对应链表的头节点,一个一个向下来查找。假设我们要查找的Key是“apple”:

这里写图片描述

第一步,我们查看的是头节点Entry6,Entry6的Key是banana,显然不是我们要找的结果。

第二步,我们查看的是Next节点Entry1,Entry1的Key是apple,正是我们要找的结果。

之所以把Entry6放在头节点,是因为HashMap的发明者认为,后插入的Entry被查找的可能性更大。

默认初始长度

HashMap的默认初始长度为16,并且每次自动扩展或是手动初始化时,长度必须是2的幂,之所以选择16,是为了服务于从key到index的Hash的算法。

之前说过,从key映射到HashMap数组的对应位置,会用到一个Hash函数:

index = Hash(“apple”)

如何实现一个尽量均匀分布的Hash函数呢?我们通过利用Key的HashCode值来做某种运算。为了实现高效的Hash算法,HashMap的 发明者采用了位运算的方法。

如何进行位运算呢?有如下的公式(Length是HashMap的长度):

index = HashCode(Key) & (Length - 1)

下面我们以值为“book”的Key来演示整个过程:

1.计算book的hashcode,结果为十进制的3029737,二进制的101110001110101110 1001。

2.假定HashMap长度是默认的16,计算Length-1的结果为十进制的15,二进制的1111。

3.把以上两个结果做与运算,101110001110101110 1001 & 1111 = 1001,十进制是9,所以 index=9。

可以说,Hash算法最终得到的index结果,完全取决于Key的Hashcode值的最后几位。

这样做不但效果上等同于取模,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性能。至于为什么采用16,我们可以试试其他长度会出什么问题。

假设HashMap的长度是10,重复刚才的运算步骤:

这里写图片描述

单独看这个结果,表面上并没有问题。我们再来尝试一个新的HashCode 101110001110101110 1011 :

这里写图片描述

让我们再换一个HashCode 101110001110101110 1111 试试 :

这里写图片描述

是的,虽然HashCode的倒数第二第三位从0变成了1,但是运算的结果都是1001。也就是说,当HashMap长度为10的时候,有些index结果的出现几率会更大,而有些index结果永远不会出现(比如0111)!

这样,显然不符合Hash算法均匀分布的原则。

反观长度16或者其他2的幂,Length-1的值是所有二进制位全为1,这种情况下,index的结果等同于HashCode后几位的值。只要输入的HashCode本身分布均匀,Hash算法的结果就是均匀的。

HashMap的构造方法

在HashMap 无参构造方法的注释是这样写的:

Constructs an empty HashMap with the default initial capacity(16) and the default load factor (0.75).

也就是说,构造一个空的 HashMap 会使用默认的初始容量(16)和一个默认的加载因子(0.75),那么这个加载因子又是什么呢?待我们一起来探讨!HashMap有四种构造方法:

第一种构造方法:无参的

第二种构造方法:用一个已有的Map来构造此Map,并且加载因子置为默认加载因子(0.75)

第三种构造方法:给定一个初始容量,它再自动设置默认的加载因子(0.75)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
        this(initialCapacity, DEFAULT_LOAD_FACTOR);
}

实际上,这里还是调用了下一种构造方法

第四种构造方法:指定初始容量和加载因子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factor: " +
                                           loadFactor);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this.threshold = tableSizeFor(initialCapacity);
}

这里面先对参数进行了合法性检查,加载因子的赋值,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就是 threshold 变量存储的是极限值(也可以叫阈值),源码中对极限值的描述是这样的:

The next size value at which to resize (capacity * load factor)

这就是当我们数组容量到达一定极限时,需要扩容了。

上面的tableSizeFor()方法根据传来的参数,返回的数值始终是2的整数次幂(如果想知道怎么回事,可以看我的另一篇关于位运算的博客),这也正对应我们上面的说法。这里指定的容量到后面初始化时也还不是用这个容量,到后面再讲到。

扩容(resize)

接着上面,那我们就要讲到扩容了。首先,扩容发生在什么时候?那当然是在进行 put 操作的时候啊!由于 put() 方法代码有些长,我就不插源码了,可以自己查看一下。

在进行 put 操作时,如果数组是空的或者长度值为0,此处要进行扩容;或者是数组的键值对元素到达了极限值,也是需要扩容了。

扩容方式分类:

  1. 如果该数组不空,已经有元素了,那么数组按原来的容量(capacity)两倍的扩容,并且极限值也相对原来的乘以2。

  2. 如果数组为空(null)或者长度为零,并且使用的是默认的无参构造方法来创建HashMap对象的,那么,使用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16)来创建数组,并使用 DEFAULT_LOAD_FACTOR (默认的加载因子:0.75)来初始化极限值(阈值)。

  3. 如果数组为空(null)或者长度为零,使用的是有参构造方法来初始化HashMap对象的,是另一种情况,因为我们在调用有参构造方法时,就已经会根据指定的容量计算出一个阈值(该阈值是2的整数次幂,大于或等于你指定的容量),而此时,我们将使用这个阈值作为指定长度来创建数组(所以我在上面说你指定的容量也不是到时候真正创建数组的容量),并且阈值赋值为此时的数组容量再乘以加载因子(如果你没有指定加载因子,那么使用默认的)。

静态嵌套类 Node<K, V>

如我们上面所说,此静态嵌套类实现了 Map.Entry<K, V>接口,正是 数组当中存储的数据类型。

该类中定义了 key,value等属性,其中还有一个成员变量就是:Node<K,V> next,我们能发现,这是一个链表的结构,我们上面说过,每一个元素都维护着一个 hashCode 值相同而导致索引值相同的链表。

该类还重写了 equals() 方法,用来查重,避免插入相同的完全键值对。

public final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o == this)
        return true;
    if (o instanceof Map.Entry) {
        Map.Entry<?,?> e = (Map.Entry<?,?>)o;
        if (Objects.equals(key, e.getKey()) &&
            Objects.equals(value, e.getValue()))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