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计算中闲置资源项工作负载及其影响分析
1. 资源项选择的多样性
在网格计算领域,资源项的选择呈现出多样性。常见的资源项包括 CPU 速度、内存、带宽,以及 I/O 开销、每个单元的 CPU 数量等其他容量指标,还有与网格环境相连的相关硬件。在网格研究中,CPU 是最常使用的资源项,其次是内存。而网络计算资源,如网络协议和网络带宽,会根据研究需求,要么作为补充因素,要么作为关键因素被选用。
2. 相关研究工作
2.1 CPU 及其他资源项研究
- 邻居概念与延迟参数研究 :有研究通过邻居概念和延迟参数实现资源管理,以延迟参数作为伙伴存活的条件,并通过阈值进行过滤。CPU 利用率、通信延迟、节点可用性和队列长度是负载的来源,它们共同构成了集群的总负载。不过,这种实现方式会导致信息交换率相对较高,因为调度器和系统监控同时存在于网格管理器和集群管理器中。
- 去中心化网格模型研究 :引入了去中心化网格模型,并由动态负载平衡算法驱动。研究中使用的资源项包括 CPU 利用率、内存使用和队列长度,但仅将节点的队列长度作为负载指数值的唯一来源,负载因子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扩展。
- 双层调度算法研究 :采用双层调度概念进行算法研发。顶层调度用于选择解析工作流的引擎,底层调度用于基于任务的工作流。通过数学计算技术确定现有引擎的当前状态,并应用阈值来管理工作负载平衡。记录的资源项信息包括 CPU 总数、CPU 速度、操作系统、负载状态和网络带宽,但该策略在负载不平衡程度不高时效果不佳,适用范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