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射频混沌电路设计:从理论到实践

射频混沌电路设计:从理论到实践

1. 混沌理论的发展历程

混沌理论的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é)在研究三体问题时,发现了复杂轨道的可能性,为混沌理论奠定了基础。1898年,雅克·阿达马(Jacques Hadamard)对自由粒子在负曲率表面上的混沌运动进行了研究。早期的混沌理论研究主要由数学家主导,如伯克霍夫(Birkhoff)、柯尔莫哥洛夫(Kolmogorov)、卡特赖特(Cartwright)和利特尔伍德(Littlewood)等,他们的研究多受物理学启发。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是混沌理论发展的关键催化剂。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 Lorenz)在1961年的气象预测工作中偶然发现了混沌现象,他使用简单的数字计算机进行天气模拟时,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导致长期结果的巨大差异。此外,在混沌被正式认识之前,范德波尔(van der Pol)在1927年和艾夫斯(Ives)在1958年的实验中就已经观察到了混沌现象。

一个动力系统可以用一组变量描述其状态,用一组微分方程描述其演化,如公式(1)所示:
[
\frac{dX(t)}{dt} = F(X(t), t, \Lambda)
]
其中,(X(t)) 是系统在时刻 (t) 的状态向量,(F) 是描述系统演化的参数非线性函数,(\Lambda) 是控制系统演化的参数向量。一个动力系统要被认为是混沌的,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 拓扑混合性:混沌轨迹在相空间中随时间移动,使得轨迹的每个指定区域最终都会覆盖任何特定区域的一部分。
- 周期轨道稠密性:动力系统的轨迹在定义域内任意接近任何点。
- 对初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