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 深入探究:从基础到高级应用
1. 域类中的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在 Groovy 类中,我们可以为公共属性创建 setter 和/或 getter 方法。但在域类中使用时需谨慎,因为这可能会让 Hibernate 误以为实例已被修改。Hibernate 会缓存持久化属性数据,在刷新时将其与当前状态进行比较,以确定实例是否“脏”(即有修改)。如果在设置值时进行了更改(例如转换为大写或在持久化值为 null 时设置默认值),那么它会被视为与检索和持久化时不同。Hibernate 在做检查时会调用 getter 方法(可以是自定义的,也可以是 Groovy 编译器自动生成的),所以返回与设置值不同的结果也会表明实例有修改。
示例代码如下:
class Person {
String firstName
String lastName
int clickCount
// ok, not considered a property
void setSomething(boolean something) { ... }
// ok, not considered a property
int getSomethingElse() { ... }
// considered a property
String getFullName() { ... }
void setFullName(String name) { ... }
static transients = ['clickCount', 'fullNa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