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线路技术:从基础到高级的详细解析
1. T1线路基础与DS1比特率
T1线路在通信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在基于PC的系统中,相关电路可集成在如Dialogic、Natural Microsystems或Brooktrout等公司生产的单个T1 PC板上。每个通道的一个字节(8位)数据被复用(依次采样)后发送,24个通道共192位,这192位数据组成的“帧”后面会跟一个额外的帧位。193位数据能在125微秒内传输,因此DS1的总比特率计算如下:
总比特率 = 每秒8000个样本 * ((每个样本8位 * 24个样本) + 1个帧位) = 1.544 Mbps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T1,在20世纪60 - 70年代,AT&T工程师称其为DS1。不过严格来说,T1指的是原始“载波”数据速率和铜缆传输系统,而DS1指的是比特格式和成帧速率。
有人可能认为减去帧位占用的带宽后,就能使用全部1.536 Mbps的带宽了,但实际并非如此。
2. 线路编码技术
在1961年的原始标准中,当时的信号中继器和信道组不如现在先进,需要有效的线路编码技术来确保代表1和0的脉冲正确同步,并尽可能增加中继器之间的距离。
- 归零编码(RZ) :RZ编码曾看似合理,它用正电压脉冲(+V)后接无电压(0V)表示逻辑“1”,用负电压脉冲(-V)后接0V表示逻辑“0”,每个脉冲可用于提供时钟信息以同步系统。然而,RZ编码在平衡线路上的直流电压方面表现不佳,极端的直流电平偏差会干扰T1电路的正常工作。因为典型的T1配置在发送和接收端包含平衡变压器耦合,用于隔离线路和终端与长链路上的任何直流分量。变压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