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 Linux 的原则与哲学
1. 探索 Linux 的发展历程
1.1 Linux 的起源
在 1991 年,计算机按照大小和功能进行分类,涵盖从桌面个人计算机(PC)到超级计算机等多个类别。当时,基于 x86 的计算机主导了 PC 市场,但也存在其他类型的 PC,如 Mac,它们通常使用不同的 CPU 并运行自定义操作系统。
大多数 PC 运行微软的磁盘操作系统(MS - DOS、PC - DOS 或 DOS),这是一个单任务操作系统,无法充分利用当时的内存和 CPU 资源。1991 年的微软 Windows 版本运行在 DOS 之上,早期版本采用协作式多任务,即程序需自愿放弃 CPU 时间,DOS 内核无法从占用 CPU 时间的程序中夺回控制权。
在 PC 级别之上,Unix 是 1991 年常见的操作系统。与 DOS 和当时的 Windows 版本相比,Unix 更为复杂,支持多账户和真正的抢占式多任务,内核可以为程序调度 CPU 时间。
随着时间推移,各类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如今的 PC 拥有了 1991 年小型计算机甚至大型机的计算能力。然而,1991 年 PC 上使用的操作系统无法很好地适应更强大的硬件,因此 DOS 及其同时期的小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大多被 Unix 等替代。
1991 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 Linus Torvalds 对 Unix 和他新购买的 x86 计算机的性能感兴趣。他最初编写了一个低级终端模拟器程序,用于连接学校的大型计算机。随着程序的发展,他添加了更多功能,使其逐渐演变成一个操作系统内核,并开始致力于创建一个与 Unix 兼容的内核。
U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