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资本主义:崛起、衰落与未来展望
1. 引言:从奥巴马的黑莓手机说起
曾经,奥巴马对黑莓手机的钟爱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他就职美国总统前夕,关于他能否保留心爱的黑莓手机成为了热门话题。当时,黑莓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品牌,其制造商RIM公司也是移动通信行业的佼佼者。奥巴马对黑莓手机的依赖,使其成为早期21世纪信息资本主义精神的象征,也就是所谓的“黑莓资本主义”。
然而,时过境迁。2009年奥巴马为能否保留黑莓手机而苦恼时,RIM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的交易价格为67美元,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为20%,市值达225亿美元。但到了2014年1月,RIM公司更名为黑莓公司后,股票交易价格降至9美元,全球市场份额降至不足1.7%,市值仅为39亿美元。尽管黑莓的商业地位逐渐衰落,但“黑莓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对于理解移动互联网的物质性和想象性如何构成特定的资本主义组合仍具有重要意义。
2. 辨别黑莓资本主义
2.1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资本主义理论根植于传播政治经济学传统,认为当前时代是资本主义500年历史中的一个“阶段变化”。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视角来看,电信、媒体和技术部门已成为资本摆脱系统性矛盾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数字资本主义的形成得益于信息技术和数字通信网络的快速扩散,以及金融部门和大型企业对数字信息技术的大量投资。
Schiller(2011)确定了信息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数字资本主义”形成的五个具体“向量”:
1. 金融化 :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和国际金融部门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大量投资为全球资本流动的协调和管理提供了基础设施,并推动了新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