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一直是让新手头疼的问题,特别是 GBK、GB2312、UTF-8 这三个比较常见的网页编码的区别,更是让许多新手晕头转向,怎么解释也解释不清楚。但是编码又是那么重要,特别在网页这一块。如果你打出来的不是乱码,而网页中出现了乱码,绝大部分原因就出在了编码上了。此外除了乱码之外,还会出现一些其他问题(例如:IE6 的 CSS 加载问题)等等。我写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彻底解释清楚这个编码问题!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问题,那就要仔细的看看这篇文章。
ANSI、GBK、GB2312、UTF-8、GB18030和 UNICODE
这几个编码关键词是比较常见的,虽然我把我们放在了一起说,但并不意味这这几个东西是平级的关系。本部分的内容,引用自网络略有修改,不知原文出处,故无法署名。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人,他们决定用8个可以开合的晶体管来组合成不同的状态,以表示世界上的万物,他们把这称为”字节”。再后来,他们又做了一些可以处理这些字节的机器,机器开动了,可以用字节来组合出很多状态,状态开始变来变去,他们就把这机器称为”计算机”。
开始计算机只在美国用。八位的字节一共可以组合出256(2的8次方)种不同的状态。他们把其中的编号从0开始的32种状态分别规定了特殊的用途,一但终端、打印机遇上约定好的这些字节被传过来时,就要做一些约定的动作。遇上 00×10, 终端就换行,遇上0×07, 终端就向人们嘟嘟叫,例好遇上0x1b, 打印机就打印反白的字,或者终端就用彩色显示字母。他们看到这样很好,于是就把这些0×20以下的字节状态称为”控制码”。
他们又把所有的空格、标点符号、数字、大小写字母分别用连续的字节状态表示,一直编到了第127号,这样计算机就可以用不同字节来存储英语的文字 了。大家看到这样,都感觉很好,于是大家都把这个方案叫做 ANSI 的”Ascii”编码(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