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

本文详细介绍了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的结构与通信特点,包括各层的功能、协议及实现方式,揭示两种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OSI参考模型

1.OSI七层模型的划分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层。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

图片

2.通信特点(对等通信)

对等通信,为了使数据分组从源传送到目的地,源端OSI模型的每一层都必须与目的端的对等层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方式称为对等层通信。在每一层通信过程中,使用本层自己协议进行通信。

图片

二、TCP/IP五层模型

TCP/IP五层协议和OSI的七层协议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图片

在每一层都工作着不同的设备,如:常用的交换机就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一般的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

图片

在每一层实现的协议也各不同,即:每一层的服务也不同,列出了每层主要的协议,如图所示:

图片

OSI七层模型与TCP/IP五层模型
https://www.cnblogs.com/qishui/p/5428938.html

以太网帧结构
https://blog.csdn.net/wdkirchhoff/article/details/43915825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哆啦安全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