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有感
咩咩文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读《Code Complete2》笔记2
在设计方案已经确定的时候,通常我们使用的就是"常规"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而此方法的重点就是辨识现实世界中的对象(Object)和一些抽象的对象(Abstract Object)根据对象设计的步骤:辨识对象以及属性(方法(method) 和数据(data));确定可以对各个对象进行的操作;确定各个对象能对其他对象进行的操作;确定对象哪些部分对其他对象是可见的----哪些部分可以使用原创 2015-05-28 09:33:31 · 699 阅读 · 0 评论 -
读《Code Complete2》笔记1
抽象可以使你集中精力的关注某一概念同时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不同的层次处理不同的细节,基类也是一种抽象,使你关注关注派生类所具有的共同的特征,而忽略各个派生类的细节;接口也是一种抽象 使你只关注接口本身而不关注类的内部实现方式,所以抽象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处理复杂的概念原创 2015-05-28 09:23:19 · 567 阅读 · 0 评论 -
读《Code Complete2》笔记3
创建子程序的益处:降低程序的复杂度,隐藏复杂的实现细节;引入中间、易懂的抽象,将繁琐的代码提炼成一个职责明确单独的方法或者类;避免重复代码的出现,将子程序中多处使用的代码封装成一个公共的方法供调用;支持子类化,覆盖简短而规整的子程序所需新代码的数量;隐藏顺序,隐藏处理事件的顺序;隐藏指针操作;提高可移植性;简化复杂的boolean判断;将复杂的布尔判断程序封装成一个职责明确且有原创 2015-05-28 10:14:39 · 640 阅读 · 0 评论 -
领域驱动设计之领域模型
2004年Eric Evans 发表Domain-Driven Design –Tackling Complexity in the Heart of Software (领域驱动设计),简称Evans DDD。领域驱动设计分为两个阶段:以一种领域专家、设计人员、开发人员都能理解的通用语言作为相互交流的工具,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领域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设计成一个领域模型;由领域模型驱动软转载 2016-01-20 11:31:21 · 67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