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僵尸进程和孤儿进程?如何避免僵尸进程的产生?
僵尸进程和孤儿进程是操作系统中关于进程管理的两个重要概念。
僵尸进程是指当子进程比父进程先结束,而父进程又没有回收子进程,释放子进程占用的资源,此时子进程将成为一个僵尸进程。僵尸进程不占用除内核空间外的任何资源,但它仍然保留在进程表中,占用进程ID。如果不及时清理僵尸进程,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产生新的进程,因为进程ID是有限的。
孤儿进程则是在其父进程执行完成或被终止后仍继续运行的一类进程。在UNIX和Linux系统中,孤儿进程会被init进程(进程号为1)接管,并由init进程对它们完成状态收集工作。
要避免僵尸进程的产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父进程在创建子进程后,使用wait()或waitpid()系统调用等待子进程结束。这样,当子进程结束时,父进程会立即回收子进程的资源,避免产生僵尸进程。
在父进程的信号处理函数中处理SIGCHLD信号。当子进程结束时,系统会向父进程发送SIGCHLD信号。在信号处理函数中,父进程可以调用wait()或waitpid()回收子进程的资源。
将SIGCHLD信号的处理函数设置为SIG_IGN,或者为SIGCHLD设置SA_NOCLDWAIT标记,这样内核在子进程结束时会自动回收其资源,不需要父进程显式调用wait()或waitpid()。
使用两次fork()创建子进程。父进程首先fork()一个子进程,然后继续工作。子进程再fork()一个孙进程后立即退出。这样,孙进程会被init进程接管,当孙进程结束时,init进程会回收其资源,避免了僵尸进程的产生。
总的来说,避免僵尸进程的关键是确保父进程在子进程结束时能够及时回收其资源。
Python中的进程间通信(IPC)有哪些方式?如何实现进程间的数据共享和同步?
在Python中,进程间通信(IPC,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这些方法包括管道(Pipe)、队列(Queue)、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信号(Signals)、套接字(Sockets)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