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观察超圈方程,
这个方程既没有电也没有磁,却决定了光速的比率。虽然没有电和磁,但结构仍然是需要的,而且若要改变比值,占空比也必须是可调的,在极板面积确定的前提下占空比的比值需要尽可能的大,才能体现出光速比例的微小变化。
那么,电流,面积,占空比怎么给出呢?面积具体调节,或者不考虑都可以,因为面积比在这里只有放大作用,相当于比例系数,而电流和占空比应该调节。并且两个电流都保持存在,而不是一个有一个没有,那么怎么设计呢?
这里涉及到电流的平方,也就是我们知道,
所以,
,
有了这样的公式,我们就可以给出输入双线线圈的波形图了,
若不考虑S的放大作用(避免外加高压电场,有触电危险),只考虑电流和磁场,如果电压输入相等,那么只需要调节电阻即可改变输入电流,
电压也就是电势差可以相等,但是电势的起点不能相等,不然无法实现普通频率磁性振动的收取。所以两个线圈即便是用同一个控制电路,但是不能共地。电势差本质上就意味着电性振动的中心频率的差距。比如有两个电池,一个是普通的碱性电池,一般输出电压1.5V左右的电压,一个是磷酸铁锂电池,一般输出电压3.6V左右。如果将两者共地,那么正极就出现2.1V左右的电势差。这2.1V的电势差,就对应着,在两者电子的中心频率相等的基础上,正电荷的电势有2.1V的差异。也就是正电荷的频率来说磷酸铁锂的正电荷频率要高,具体多少目前不知道怎么算。
有了这个认识,这种自提升系统的设备就可以设计出来了(其实它已经存在很久了,叫做TPU,环形能量单元)。它需要两个电源(最好是电池)供电,两个电源共地,但输出电压有差异,两个电源各自串联在一个线圈里面,线圈电阻按照上述公式设计好(或者调试好),两个线圈构成相斥的双线线圈。每个线圈都由MOSFET控制通电与否,开关只需要方波输入,具体频率按照上述设计要求给出(需要单片机控制板)。一段时间之后其中一个电池就会获得多余的电能,可以考虑输出到另一个电池实现平衡。
不难看出,这个设备的能源就是空间本身,通过接入提升电磁场而获得额外的能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它可能会因此而挖空空间,扭曲空间,甚至导致空间断裂。除非小型化,小功率输出,否则不建议使用。
如果把高压电场引入,那么设备就达到了可以影响更大范围空间的能力,而这时候更不适合于能量的输出。但设备本身对空间以及自身的频率提升能力,更适合于远距离航行等特殊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