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分享六层PCB板是怎么拼出来的,目录和结构如下:
1. 前言
2. PCB基础框架
3. PCB材料组成
4. PCB叠层设计
5. PCB阻抗计算
1.前言
求职面试时,大多数人都会在一个问题上纠结: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个问题在现阶段其实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100%完美的答案。如果展开来说,估计也要花好长时间。无论去哪个公司,落到我们自身来说,主要还是要能在岗位上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即用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快慢程度和结果好坏,就和我们掌握的专业技能和方法论有关。比如在我们公司,PCB板的Layout不需要硬件工程师来做,包括DFX,EMC都有专门的资源来做这些事,而硬件工程师只需要对布局布线完成后的PCB进行审核。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所在公司和我所在的一样,PCB有专门的资源来做,那是不是意味着说,我们没有Layout经验!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硬件工程师需要干硬件,画PCB,编写软件,熟悉DFX、EMC。那这个时候,你说到底是在大公司花更多的时间做原理设计好,还是在小公司涉略更多的知识呢?
带着上面的疑问,本周会站在硬件的角度去理解PCB设计。原因是虽然我不需要实际去layout,但是我需要审核,如果我自己都不懂PCB设计,那审核个锥子,你说对不对?
2. PCB基础框架
基于我目前对高速PCB设计的认知,硬件如果和PCB分开设计,对于硬件来说,至少需要把必备基础和熟悉掌握两部分的内容搞清楚,如下所示。作为硬件开发人员,能把下面的内容都掌握,差不多就具备了PCB设计的80%能力,剩下20%更多的是和其他像DFX和EMC资源组交互的知识点。而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基础必备方面的三个内容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