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原理
- 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处理器不直接和内存进行通信,而是先将系统内存的数据读到内部缓存后再进行操作,但操作完不知道何时会写到内存。
- Java代码在编译后会变成Java字节码,字节码被类加载器夹在到JVM里,JVM执行字节码,最终转化为汇编指令在cpu上执行
- 编译器会进行优化重排
-
并发问题
- 缓存导致的可见性问题 (一个线程的修改对另一个线程不可见)
- 优化重排导致的有序性问题
- 线程切换带来的原子性问题
-
-
解决办法
方向
- 针对问题
- volatile禁止🈲️缓存优化
- 针对问题2:
- 编译器优化:happens-before原则(约束编译器的优化行为)
- 针对问题3:
- 加锁
具体
:关键字
volatile变量:
每次操作会回写到内存
一个处理器的缓存回写到内存回导致其他处理器的缓存无效
禁止指令重排序优化:volatile变量赋值完成语句之后的指令不会被重排序到该赋值指令之前
每次使用volatile变量之前都必须从主内存刷新最新的值
每次修改完volatile变量都必须立刻同步到主内存中
volatile修饰的变量不会被指令重排序优化 (之前的不会重排序到之后,之后的不会重排序到之前)
synchronized:
- Java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可以作为锁
- 对于普通同步方法,锁是当前实例对象
- 对于静态同步方法,锁是当前类的Class对象
- 对于同步方法块,锁是Synchonized括号里配置的对象
- synchronized用的锁是存在Java对象头里的
:锁
:并发工具
- 并发容器
- 原子类
- 。。。。。。。其他
-
java线程的生命周期
-
运行状态参考: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8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