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模型
1、TCP/IP五层模型
5. 应用层
协议
- HTTP | HTTPS
- 超文本传输协议
- 检测端口号 80/tcp | 443/tcp
- FTP
- 文件传输协议
- 检测端口号21/TCP
- TFTP
-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检测端口号69/UDP
- DNS
- 域名解析协议
- 检测端口号 53/UDP
- SMTP
- 邮件传输协议
- 检测端口号25/TCP
4. 传输层
协议
- TCP
- 传输控制协议
- UDP
- 用户数据报协议
3.网络层
协议
- ICMP
- 控制报文协议
- 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 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ping命令)
- IGMP
-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
- 组播协议
- 运行在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
- ARP
- 地址解析协议
- 根据网络层IP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信息解析出目标硬件地址(MAC地址)信息,以保证通信 的顺利进行。
- RARP
-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 RARP发出要反向解析的物理地址并希望返回其对应的IP地址,应答包括由能够提供所需信息 的RARP服务器发出的IP地址。
- IP
- 代表所有协议
- RIP
- 动态路由协议
2. 数据链路层
- 协议 以太网(Ethernet)
- 无线局域网(Wi-Fi)
- 点对点协议(PPP)
1. 物理层
- 协议 以太网(Ethernet)
- 无线局域网(Wi-Fi)
- 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
2、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2.1、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
- 数据段:segment
- 数据包:packet
- 数据帧:frame
- 比特流:bits
2.2、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TCP/IP五层模型每层对应的工作设备:
- 应用层:终端设备传输层:防火墙
- 网络层: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物理层:网卡
二、IP地址
1、进制转换
1.1、数制介绍
- 数制:计数的方法,指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 数位:指数字符号在一个数中所处的位置
- 基数: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字符号的个数
- 位权: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数位所代表的大小,即处在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
1.2、十进制
十进制数制系统包括 10 个数字:
0、1、2、3、4、5、6、7、8、9
十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进一
十进制数(Decimal number)表示
(1010)10,1010D
(236 )10
2 3 6
百位 十位 个位
1.3、二进制
二进制这个词的意思是基于两个数字
0、1
二进制数的特点是逢二进一
二进制数(Binary number):
(1010)2,1010B
假设8位2进制数每位都是1
128 64 32 16 8 4 2 1
(10001011)2
从左至右每一位数的计算为2的n-1次方
每一位数的代表数字 为 128 0 0 0 8 0 2 1转为十进制 最后计算结果为 所有数相加1+2+8+128=139
计算机底层
IP地址
1.4、八进制
八进制数制系统包括 8个数字:
0、1、2、3、4、5、6、7
八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八进一
八进制数(octal number)
(1010)8 1010o
(13241)8
从左至右每一位数的计算为 8^n-1 基数
..... 512x 64x 8x 1x
每一位数的代表数字 为40961 5123 642 84 11 转为十进制 最后计算结果为 所有数相加
4096+1536+128+32+1=5793
1.5、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数制系统包括16个数字:
0、1、2、3、4、5、6、7、8、9、A、B、C、D、E、F
代表0、1、2、3、4、5、6、7、8、9、10、11、12、13、14、15十六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六进一
十六进制数(Hexadecimal number):
(1010)16,1010H
(1B2)16
从左至右每一位数的计算为 16^n-1 基数
...4096x 256x 16x 1x
每一位数的代表数字 2561 1611 12
转为十进制 最后计算结果为 所有数相加
256+176+2=464
稍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