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的印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该政策强调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分阶段推进课程建设,将抽象理论转化为趣味实践。在这一背景下,建设功能先进、互动性强的人工智能实训室,成为赋能未来人才的关键举措。
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无限创想的实训环境?“AI摄像头动捕+数字人驱动”方案提供了创新路径。该方案通过集成AI视觉识别算法和数字人实时渲染技术,既可以让学生学习了解AI图像识别的基本原理,又可以亲身体验数字人驱动的奥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将AI与艺术创作,创新实践结合运用的能力。
方案核心构成:
1. 零束缚动作捕捉场域: 在实训室内部署多个高清摄像头,构建一个约4m*4m的环形捕捉区域。学生无需穿戴任何传感器,即可在区域内自由活动、跳跃、舞蹈或进行创意表演
2. AI智能识别与重建:偃动坊处理系统实时接收摄像头捕捉的多角度视频流,运用先进的AI视觉算法,精准识别学生全身骨骼关键点、手指微动作甚至面部表情,并重建为动态的三维骨骼模型。学生可通过大屏直观看到自己动作的“数字化分身”。
3. 创意驱动的数字人舞台:捕捉到的动作数据实时传输至“智映数字人驱动软件”即可将真人动作实时映射到选定的虚拟角色上,其中支持:
- 选择或导入定制化的3D虚拟人形象(从历史人物到科幻角色)。
- 自由切换2D/3D虚拟场景背景。
- 添加酷炫特效道具,构建故事场景。
- 驱动数字人进行戏剧表演、创意舞蹈、体育动作模拟等,将想象变为“可视”的互动作品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从身体动作到虚拟角色驱动的全过程,可以直观理解“计算机视觉”、“动作识别”、“三维重建”等AI核心概念。让学生在“无感”的科技体验中,深刻感知人工智能的魅力与力量,以游戏化、即时反馈的互动体验,将抽象技术变得生动有趣,极大提升学习兴趣、主动性与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