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文章平均质量分 89
九层指针
单片机与嵌入式。
如果你交给某人一个程序,你将折磨他一整天;如果你教某人如何编写程序,你将折磨他一辈子。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OTA升级用差分算法减少传输量
算法是一种通过比较新旧版本固件的二进制差异,只传输差异部分来大幅减少升级包体积的技术。这种技术对于嵌入式设备(尤其是通过蜂窝网络/NB-IoT等低带宽环境升级的设备)至关重要。原创 2025-06-20 01:56:01 · 486 阅读 · 0 评论 -
TCP/IP协议族
TCP/IP协议族(也称为TCP/IP协议栈)是当今互联网通信的基石,它将网络通信抽象为四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相较于理论化的OSI七层模型更简洁实用。📌 注:ARP通常被划归网络接口层,但其功能涉及IP到MAC的映射(网际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桥梁)。💡 关键区别:OSI将会话层/表示层独立(如加密、压缩),而TCP/IP将其合并至应用层。测试端口)、设计分布式系统的基础——它定义了互联网的“通用语言”。⚙️ 掌握TCP/IP协议栈是理解网络通信、排查故障(如。(确保双方收发能力正常原创 2025-06-02 22:38:12 · 1439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的五层模型介绍
计算机网络的五层模型是为了教学清晰度而提出的折中方案,它融合了 OSI 模型的概念结构化和 TCP/IP 模型的实用简洁性。原创 2025-06-02 22:19:01 · 921 阅读 · 0 评论 -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协议栈
协议栈是分层协议的具体实现集合,运行在单台设备上。协议栈中的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PDU(如帧、包、段)。PDU 是层间传递和层内处理的数据单元,包含了本层的控制信息(头部)和上层传递下来的数据(有效载荷)。当设备A通过协议栈发送数据时:数据在A的栈中自上而下传递,每层添加自己的头部(封装),形成该层的PDU。物理层将最终的比特流发送出去。设备B接收到比特流,在其协议栈中自下而上传递,每层解析并移除自己的头部(解封装),提取出上层的PDU。原创 2025-06-02 21:29:39 · 889 阅读 · 0 评论 -
当今互联网的核心协议族是TCP/IP模型,而不是OSI模型
当今互联网赖以运行的实际协议标准是TCP/IP协议族。OSI模型是一种有价值的理论参考模型和教学工具,有助于理解网络的分层概念和功能,但并未成为互联网的部署标准。我们通常使用4层TCP/IP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来描述互联网协议栈,并与OSI的7层模型进行大致的功能映射以辅助理解,但核心实践始终是TCP/IP协议。原创 2025-06-02 17:53:00 · 73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主要依据其覆盖范围、拓扑结构、传输技术、数据交换方式和所有权等。:从电路交换(电话)到分组交换(互联网)的变革逻辑。: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拓扑(如工厂自动化需冗余环网)。:LAN问题查交换机,WAN问题查路由协议。(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现代企业网通常采用。原创 2025-06-02 17:25:31 · 475 阅读 · 0 评论 -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特性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连接方式面向连接 (需建立专用路径)无连接 (每个报文独立路由)通常无连接 (每个分组独立路由),也可面向连接 (虚电路)传输单位比特流 (连续)报文 (整个数据块)分组/包 (数据分割后的小块)资源占用独占路径 (低利用率)共享链路 (中利用率)共享链路 (高利用率 - 统计复用)延迟特性建立连接后延迟小且稳定延迟大且不稳定 (取决于报文大小和网络)延迟可变 (通常比报文交换小且稳定)节点存储很少 (仅需缓存少量比特)需要大缓存 (存储整个报文)原创 2025-06-02 16:50:16 · 59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