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Q模型:库存管理的经典与创新
在库存管理领域,经济订货量(EOQ)模型一直是一个核心概念。尽管受到一些批评,但它在教学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价值,并且是通向更现实变体的垫脚石。
1. 库存成本分析背景
库存成本分析的决策者通常是销售产品的企业经理。他们需要决定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多久重新订购一次货物,二是重新订购的数量是多少。库存管理的目标通常是最小化与库存相关的单位时间总成本,这些成本包括:
- 持有成本 :维持库存的费用。
- 重新订购或生产成本 :每次补充库存的固定成本。
- 采购成本 :购买每单位库存的可变成本。
- 短缺成本 :因未满足需求积压而导致客户延迟的成本。
自1913年哈里斯提出著名的经济订货量(EOQ)公式以来,库存模型得到了广泛研究。早期,几乎所有关于EOQ和相关库存模型的文献都使用微积分作为求解技术,但常常省略了确定最优性所需的补充推理。后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不使用微积分来解决这些问题。
2. 符号说明
在分析中,使用了以下符号:
|符号|含义|
| ---- | ---- |
|Q|总订单(生产)数量|
|h|单位时间每单位库存持有成本|
|D|单位时间需求|
|p|每单位采购成本|
|K|每次订单的固定采购成本|
|M|单位时间生产量|
|B|生产开始(或订单交付)时的缺货数量|
|s|由于短缺,每单位每单位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