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地震与日冕物质抛射的研究进展
火山地震的频谱特征
火山地震的频谱特征研究中,需要舍弃那些看似显著,但可能归因于路径效应和近地表共振的频谱峰值。所选频段与平均频谱形状之间的差异表明,应仔细分析频谱估计方法的影响。两种类型的火山事件(VT和LP)存在一些共同的主导和判别区域,例如40Hz附近的窄带,这暗示着火山过程存在共同的来源。不过,基于熟悉火山结构的地质学家和火山学家等专家的意见进行进一步讨论,可能会让我们深入了解与VT和LP事件相关的物理现象,如岩浆粘度、岩石硬度和成分等特性。
日冕物质抛射的检测与跟踪
日冕物质抛射(CME)是指在日冕仪中出现的具有向外速度的新的离散白光特征。太阳和日球层天文台(SOHO)以及近期的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上的相关仪器提供了大量数据,使得人工检测这些事件极为耗时。虽然已经提出了多种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于它们的可靠性尚未达成普遍共识。
研究背景
SOHO于1995年12月发射,它搭载了12台仪器,其中包括大角度和分光日冕仪(LASCO),该仪器由C1、C2和C3三台日冕仪组成。日冕仪通过阻挡太阳圆盘的光线,帮助揭示太阳大气层上层(即太阳日冕)的微弱白光信号。
CME在日冕仪的视场中表现为一个新的离散白光特征,以向外的速度穿过视场。当CME携带的磁场到达地球时,根据磁场方向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电网电压浪涌,引发停电,还可能产生绚丽的极光。
检测和跟踪CME的算法面临诸多困难:
- CME形态各异,没有两个CME是完全相同的。
- 尽管CME在仪器捕获的图像中通常保持其形态特征,但它们与背景的强度对比度在不同图像之间可能会有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