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 =
dataStart + j * rowSize;
return a;
}
参数w,h是所申请二维数组的列数和行数,size是数组单元的字节数。比如,申请一个4*5的int型的二维数组,使用:
int **m = (int **) malloc2d(5, 5, sizeof(int));
直接使用m[x][y]即可以引用x行y列的值。
退回时,直接使用free(m)即可。
跟白老鼠开始的程序相比,改了一些地方,返值改成void **,(char *)(a + h)改成了(char *) a +
h。加进了一些循环外的计算。
解释一下~就好像原帖里面cromayen2000所讲的,动态申请二维数组通常需要一个index区域和一个数据区域。index区域保存每一行数据区域的首地址,数据区域存放实际的值。m的地址是index区域的首地址。
这样,对二维数组中x行y列元素的引用m[x][y],实际上是一个两步的运算。
首先,m是一个int**的元素。m[x]是*(m +
x),即index区域,第x个元素内的值,这个值就是数据区域第x行的起始地址。*(m + x)的类型是int*。
之后,寻找第y列的值。就是*(*(m + x) +
y)。正好对int**进行两次解除引用。得到一个int。而写成中括号的表示法,m[x][y] === *(*(m + x) +
y)。
白老鼠的函数把index和数据区域连在了一起。
+====+
+--+--* |〔0〕
| |----|
+----+--* |〔1〕
| | |----|
| | ~ ~
| | |----|
+------+--* |〔h-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