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5.7 编译 性能_从源码解读Mysql 5.7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的提升

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的半同步复制(semisync)机制,强调了其在事务提交过程中的作用。semisync确保主库在事务提交前等待至少一个从库确认已接收binlog,从而提高数据一致性。主要涉及的函数包括signal_update、repl_semi_report_binlog_sync和commitTrx,分别在binlog更新、等待确认和实际同步中发挥作用。通过对after_sync和after_commit参数的比较,揭示了两者在确认时机上的差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emisync

通过上面的步骤介绍,我们看到,在binlog文件的最新位置更新的时候,就已经通过signal_update函数发送信号给binlog的dump线程,该线程就可以将事务的binlog同步到从库,从库接收到日志之后,就可以relay日志,实现了主从同步。因此,再次重复说明一下,按照上面的解释,在事务真正提交完成之前就开始发送了binlog已经更新的信号,dump线程收到信号,即可以进行binlog的同步。而semisync的作用是什么呢?

实际上,有没有semisync机制,上面介绍的mysql的有关事务提交中关于binlog的流程都是一样的,semisync的作用,只是主从之间的一个确认过程,主库等待从库返回相关位置的binlog已经同步到从库的确认,(而实际实现则是等待dump线程给用户会话线程一个回复),没有得到确认之前(或者等待时间达到timeout),事务提交则在该函数(步骤)上等待直至获得返回。具体执行binlog已经同步到某个位置的的确认函数为repl_semi_report_binlog_sync,函数如下:

int repl_semi_report_binlog_sync(Binlog_storage_param *param,

constchar *log_file,

my_off_t log_pos)

{

if(rpl_semi_sync_master_wait_point == WAIT_AFTER_SYNC)

return repl_semisync.commitTrx(log_file, log_pos);

return 0;

}

通过观察上述函数,我们可以看到有个rpl_semi_sync_master_wait_point变量与WAIT_AFTER_SYNC比较,如果不相等,则直接返回,直接返回则表示不需要在此时此刻确认binlog是否已经同步,而这个变量的取值来自于半同步参数semi_sync_master_wait_point的初始设置,我们可以设置为after_sync与after_commit。这两个参数含义的区别是:after_sync是在将binlog sync到disk之后(具体是否真正sync由参数sync_binlog的值决定)进行日志同步确认,而after_commit是将事务完成在innodb里面提交之后再进行binlog的同步确认。两者确认的时间点不同,after_sync要早于after_commit.

接下来,我们来看repl_semisync.commitTrx 这个函数,这个函数有两个传入参数,一个是binlog文件,一个binlog文件的位移。我们来看这个函数的含义吧。算了,还是直接用源码的注释来解释吧。

上面的注释说得相当清楚,就是该commiTRX函数会等待binlog-dump返回已经同步到该位置的报告,如果还没有同步到该位置,则继续等待,直到超时返回。

当会话线程收到该函数的返回时,事务的提交过程继续往下走,直至在innodb真正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